夏天如何健康地養生 養生食譜讓夏天變得輕松

因為夏天的氣溫很熱,所以人們的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,多吃蔬菜對健康有益。夏天應該怎樣安排飲食呢?讓小編帶你去了解夏季養生食譜,讓你安心度過(guò)夏天。
生菜
原料:生菜350克,蔥、香油、味精、鹽、糖各適量。做法:生菜洗凈去皮,切成長(cháng)條,放入盤(pán)子里加入精鹽攪拌,腌1小時(shí),醒來(lái)水分,加入味精和糖混合。效果:利五臟,通經(jīng)脈。
黃芪杞豬瘦肉湯
原料:豬瘦肉150克,黃芪15克,枸杞10克,生姜2片(1~2人用量)。做法:把黃芪、枸杞分別洗,浸泡一點(diǎn)豬瘦肉洗,切塊。將上述材料與生姜一起放入燉鍋中,加入適量的冷開(kāi)水,加蓋水燉2小時(shí),加入鹽調味即可飲用。功效:黃芪可補氣固表,利尿解毒,用于氣虛、中氣下陷等癥狀,枸杞可補腎益精,養肝明目。這兩款藥材適用于氣虛乏力,表虛自汗,視力減退、頭暈目眩、腰膝酸軟等癥。
棗鰻魚(yú)湯
材料:棗6~8個(gè),鰻魚(yú)400克,豬瘦肉50克,生姜3片。做法:棗去核,稍微浸泡的鰻魚(yú)用鹽或熱水擦去粘液,宰殺洗凈豬瘦肉洗凈,切塊。和生姜一起煮,加入2500毫升的水(約10碗量),武火沸騰后火煮約1小時(shí),加鹽即可。3~4人使用。效果:中醫認為鰻魚(yú)性溫味甘甜,具有補充虛損、去風(fēng)濕、強筋骨的功效。用補脾和胃、益氣生津的棗煮鰻魚(yú),美味,有補氣養血健脾的效果,對身體疲勞、氣少、頭暈、眼花等有很好的補充作用。
土茯苓煮龍骨湯
材料:土茯苓、龍骨(豬脊骨)、蘿卜(不放)、陳皮、姜片。豬骨洗凈,用沸水煮,撈起來(lái)用水洗凈。土苓在超市和市場(chǎng)、藥店都賣(mài),有干貨和新鮮商品,新鮮土苓很硬,買(mǎi)的時(shí)候請上司切片,不回家自己就切不開(kāi)。陳皮泡軟洗,蘿卜去皮切塊。將所有食材放入瓦鍋中,加入適量的水煮沸后,用小火慢慢煮3小時(shí),加入鹽調味即可。湯很甜,加上化氣消除滯后的陳皮,使湯的味道更加醇厚,這湯有清熱解毒、健脾祛濕的效果,老少皆宜。
奶油冬瓜球
配料:冬瓜500克,煉乳20克,熟火腿10克,精鹽、鮮湯、香油、水淀粉、味精各適量。做法:冬瓜去皮,洗成圓球,加入沸水稍微煮后,加入冷水冷卻。將冬瓜球放入大碗中,加入鹽、味精、新鮮湯籠用大火蒸30分鐘取出。把冬瓜球倒入盆中,湯倒入鍋中加入煉乳煮沸后,用水淀粉粘稠,冬瓜球倒入鍋中,加入香油攪拌均勻,最后撒上火腿出鍋即可。效果:清熱解毒,生津消除煩惱,補充虛損,益脾胃。
清拌茄子
材料:嫩茄子500克,香菜15克,蒜、米醋、白糖、香油、醬油、味精、精鹽、花椒各適量。做法:茄子洗凈削皮,切成小片,放入碗內,撒上少許鹽,再投如涼水中,泡去茄褐色,撈出放蒸鍋內蒸熟,取出晾涼;蒜搗末;將炒鍋置于火上燒熱,加入香油,下花椒炸出香味后,連油一同倒入小碗內,加入醬油、白糖、米醋、精鹽、味精、蒜末,調成汁,澆在茄片上;香菜擇洗干凈,切段,撒在茄片上,即成。功效清熱通竅,消腫利尿,健脾和胃。
研究:每天吃4顆花生,心血管疾病風(fēng)險降低13%,花生真的能養生嗎
經(jīng)常喝普洱茶,到底是“養生”還是“養癌”呢?真相來(lái)了
經(jīng)常喝普洱茶,究竟是養生,還是致癌?3種喝法要避免
花生怎么吃才養生?提醒:2種錯誤吃法,可能會(huì )增加致癌風(fēng)險
吃燕麥,能養生!研究發(fā)現:燕麥讓血脂更穩定,怎么搭配才營(yíng)養?
經(jīng)常上夜班皮膚會(huì )越來(lái)越差?掌握這幾個(gè)好方法,養生又護膚
看似偷懶,實(shí)則養生的4個(gè)行為!很多人都誤解了!
茯苓功效眾多,怎么吃效果好?教你7種吃法,簡(jiǎn)便易操作,還養生
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(xiàn)答疑
立即咨詢(xú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