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天的干燥吃什么?秋季養生美湯防止秋干
進(jìn)入9月,對于在南方的人來(lái)說(shuō),可能看不到秋天的征兆,但對于在北方的人來(lái)說(shuō),已經(jīng)能感受到秋天的意思了。有些人開(kāi)始感到咽干鼻燥、唇干口渴、咽痛、喉癢、聲音嘶啞、皮膚干燥、便秘、小便少等現象,也有咳嗽不止、痰咳不出、痰帶血等癥狀。因此進(jìn)入秋季需防秋燥,秋燥吃什么?防治秋燥最簡(jiǎn)單有效的方法便是通過(guò)飲食,根據“燥則潤之”的原則,選用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,抵御“燥氣”。
蔗汁粥 新鮮甘蔗500克,去皮榨汁備用,取粳米50克,煮成粥后對入蔗汁60毫升,再用文火煮沸一次,調勻即可食用。
蜂蜜蘿卜汁白蘿卜400克,洗凈去皮切碎,用干凈的紗布包起汁來(lái),每次取60毫升加入蜂蜜勺,均勻吞下,一天三次,連續服用3~5天。本方對便秘者療效更佳。
梨粥 梨兩只,洗凈后連皮帶核切碎,加粳米100克,和水煮粥,可作為秋季常食的保健食品。梨由于性微寒味甘,能生津止渴、潤燥化痰、潤腸通便等,對秋燥癥有獨特的療效,即使每日堅持食生梨兩個(gè),也可達到防治作用。另外,冰糖蒸梨也是我國傳統的食療補品,可以滋陰潤肺,止咳祛痰,對喉嚨有很好的潤澤保護作用。
冰糖銀耳湯銀耳10克,用溫水浸泡30分鐘,加入冰糖和水,煮至銀耳腐爛。
枇杷葉粥枇杷葉12克,桑白皮10克,粳米100克,冰糖適量。先將枇杷葉、桑白皮用布包煎,去渣,取濃汁,加入粳米煮粥,粥將成時(shí)放入冰糖,稍煮即成,每日早晚佐餐用。
五汁飲鴨梨1個(gè),甘蔗1個(gè),菱形20個(gè),蘿卜1個(gè),新鮮蘆根60克。將大鴨梨、甘蔗、菱、蘿卜、新鮮蘆根切成塊和段落,榨汁后加熱煮沸3分鐘,適量加入少量糖,放入冰箱,隨時(shí)飲用。具有滋陰、清熱、生津等效果,適用于發(fā)熱口渴、咽干等癥狀。
陳醋冰糖汁冰糖100克搗碎放入容器中,加入陳醋450毫升,浸泡3天冰糖溶化后服用,早飯前、晚飯后各服用15毫升,長(cháng)期服用,止咳化痰效果最好。
白木耳杏貝百合湯 白木耳25克,杏仁10克,川貝母10克,百合15克。白木耳用水浸透發(fā)開(kāi)洗凈,杏仁、川貝母、百合和蜜棗用水洗凈,杏仁去衣,放入沸水中,用中火褒一小時(shí),再放白木耳,繼續煲半小時(shí),即可飲用。具有潤肺止咳、養陰生津、清熱祛痰的功效。
羅漢果沙參豬肺湯羅漢果一半,沙參15克,豬肺250克。切豬肺,用手擠泡沫,洗凈,和羅漢果、沙參一起煮,加入適量的水,煮湯。
除了上述食療方以外,秋季還適合食用海蟄、蓮子、山藥、紅棗、藕、黃鱔、蛇肉等,進(jìn)補則適宜食用黃芪、人參、沙參、枸杞子、何首烏等。此外,生活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(diǎn):{1}多喝水,多吃富含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(果汁豐富,如梨、甘蔗等),蛋白質(zhì)豐富的豆類(lèi)等,不要吃蔥、姜、蒜、椒等辣食品,不要吃燒烤。{2}戒煙酒。{3}注意氣候變化,預防感冒。{4}居室保持空氣流通,保持一定濕度。
立冬艾灸養生的好處是什么
復禾遷移
白酒用什么泡酒最養生
復禾遷移
養生壺可以煮面能放油嗎
復禾遷移
睡前吃什么滋補養生好
復禾遷移
男人養生喝什么好
復禾遷移
養生壺如何煮面條
復禾遷移
98歲老中醫的養生經(jīng)
復禾遷移
養生壺各種功能的時(shí)間是多少
復禾遷移
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(xiàn)答疑
立即咨詢(xú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