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虛濕盛一般用什么藥

博禾醫生
脾虛濕盛一般可遵醫囑使用參苓白術(shù)散、香砂六君丸、附子理中丸、四君子顆粒、健脾丸等中成藥調理。
參苓白術(shù)散由人參、茯苓、白術(shù)等組成,具有補脾胃、益肺氣的功效,適用于脾虛濕盛引起的食欲不振、大便溏稀、肢體乏力等癥狀。該藥通過(guò)健脾化濕改善消化功能,需注意感冒發(fā)熱期間不宜服用,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食物。
香砂六君丸含木香、砂仁、黨參等成分,能益氣健脾和胃,常用于脾虛濕盛兼氣滯導致的脘腹脹滿(mǎn)、噯氣食少。其芳香化濕作用可緩解舌苔白膩等濕濁內停表現,但陰虛內熱者慎用,服用時(shí)避免與辛辣刺激食物同食。
附子理中丸以附子、干姜為主藥,適用于脾胃虛寒型濕盛,癥見(jiàn)腹部冷痛、嘔吐泄瀉、手足不溫。該藥通過(guò)溫陽(yáng)散寒改善水濕運化,但孕婦及濕熱泄瀉者禁用,服藥后出現口干咽痛等熱象需停用。
四君子顆粒由黨參、白術(shù)、茯苓等組成,是治療脾虛濕盛的基礎方劑,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,改善面色萎黃、氣短懶言等癥狀。兒童及糖尿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調整用量,服藥期間宜食易消化食物。
健脾丸含山藥、陳皮、山楂等成分,兼具健脾祛濕和消食導滯作用,適合脾虛濕盛伴積食者,表現為脘悶腹脹、大便黏滯。服藥期間須規律飲食,避免暴飲暴食,嚴重慢性病患者需聯(lián)合其他治療方案。
脾虛濕盛患者除藥物治療外,日常需注意飲食清淡,適量食用山藥、薏苡仁、赤小豆等健脾利濕食材,避免久居潮濕環(huán)境。建議進(jìn)行八段錦、太極拳等舒緩運動(dòng)以促進(jìn)氣血運行,若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水腫、嚴重腹瀉等情況,應及時(shí)復診調整用藥方案。
兒童脾虛鼻炎流鼻血
10歲兒童脾虛怎么調理
兒童脾虛怎么回事
兒童脾虛肝火旺盛如何調理
兒童脾虛斑怎么調理
兒童脾虛腺樣體肥大
脾虛鼻炎咳嗽推拿兒童
脾虛癥狀及表現
兒童脾虛肥胖怎么調理
脾虛的表現和癥狀
小兒胃火旺脾虛熱,如何調理
脾虛的中醫治療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