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,主要病原體包括鼻病毒、冠狀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等,也可能與免疫力下降、受涼等因素有關(guān)。感冒可通過(guò)飛沫傳播、接觸傳播等途徑感染,表現為鼻塞、流涕、咳嗽、咽痛等癥狀。
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,常見(jiàn)病原體為鼻病毒、冠狀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等。這些病毒通過(guò)飛沫傳播或接觸傳播進(jìn)入人體,侵襲上呼吸道黏膜,導致局部炎癥反應。病毒感染后可引起鼻塞、流涕、打噴嚏等癥狀,部分患者可能出現低熱。治療以對癥為主,如使用復方氨酚烷胺片緩解癥狀,或連花清瘟膠囊輔助抗病毒。
當人體免疫力降低時(shí),更容易感染感冒病毒。長(cháng)期熬夜、過(guò)度疲勞、營(yíng)養不良等因素均可導致免疫功能減弱。免疫力下降會(huì )使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降低,病毒更易侵入并繁殖。表現為反復感冒、病程延長(cháng)等癥狀??赏ㄟ^(guò)規律作息、均衡飲食、適當補充維生素C等方式增強免疫力。
寒冷刺激可能導致呼吸道局部血管收縮,降低黏膜抵抗力,增加病毒感染概率。受涼后可能出現打噴嚏、鼻塞等感冒前驅癥狀。這種情況多為暫時(shí)性,注意保暖、多喝溫水后癥狀可能自行緩解。若持續不緩解,可考慮使用感冒清熱顆粒等中成藥。
過(guò)敏性鼻炎患者接觸花粉、塵螨等過(guò)敏原后,可能出現類(lèi)似感冒的癥狀,如打噴嚏、流清涕等。這種情況屬于過(guò)敏性反應,而非病毒感染??赏ㄟ^(guò)避免接觸過(guò)敏原、使用氯雷他定片等抗組胺藥物緩解癥狀。若合并病毒感染,則需配合感冒藥物治療。
少數感冒可能繼發(fā)細菌感染,常見(jiàn)病原體為肺炎鏈球菌、流感嗜血桿菌等。細菌感染多表現為黃膿涕、咽喉腫痛明顯、持續高熱等癥狀。需通過(guò)血常規等檢查確認后,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阿莫西林膠囊或頭孢克洛干混懸劑等抗生素治療。
預防感冒應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勤洗手避免接觸傳播,根據氣溫變化及時(shí)增減衣物。感冒期間建議多休息、多飲水,飲食宜清淡易消化。若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高熱、呼吸困難等表現,應及時(shí)就醫。特殊人群如嬰幼兒、孕婦、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感冒時(shí),更需密切觀(guān)察病情變化。
112次瀏覽 2025-09-25
177次瀏覽 2025-09-25
176次瀏覽 2025-09-25
107次瀏覽 2025-09-25
334次瀏覽 2025-09-25
242次瀏覽 2025-09-25
641次瀏覽 2025-09-25
69次瀏覽 2025-09-25
2728次瀏覽 2025-09-25
161次瀏覽 2025-09-25
158次瀏覽 2025-09-25
917次瀏覽 2025-09-25
743次瀏覽 2023-08-28
137次瀏覽 2025-09-25
786次瀏覽 2025-09-25
105次瀏覽 2025-09-25
676次瀏覽 2024-01-05
221次瀏覽 2025-09-25
175次瀏覽 2025-09-25
217次瀏覽 2025-09-25
345次瀏覽 2025-09-25
4379次瀏覽 2025-09-25
150次瀏覽
216次瀏覽
212次瀏覽
227次瀏覽
306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