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菌性痢疾的臨床表現有哪些

細菌性痢疾的臨床表現主要有發(fā)熱、腹痛、腹瀉、里急后重、黏液膿血便等。細菌性痢疾是由志賀菌感染引起的腸道傳染病,典型癥狀包括全身中毒癥狀與消化道癥狀,嚴重者可出現脫水、電解質(zhì)紊亂甚至休克。
多數患者起病急驟,體溫可達39攝氏度以上,常伴有畏寒或寒戰。發(fā)熱由志賀菌釋放內毒素引起全身炎癥反應所致,通常持續1-3天,兒童可能出現高熱驚厥。退熱后可能出現相對緩脈,需警惕中毒性菌痢風(fēng)險。
以左下腹陣發(fā)性絞痛為主,排便前加重,便后暫時(shí)緩解。腹痛源于病變結腸的痙攣性收縮,乙狀結腸和直腸受累最顯著(zhù)。嬰幼兒可能表現為哭鬧不安、屈膝臥位,體檢可發(fā)現左下腹壓痛及腸鳴音亢進(jìn)。
每日排便可達10-30次,初期為稀水樣便,后轉為黏液膿血便。糞便量少且不含糞質(zhì),典型者呈"洗肉水樣"外觀(guān)。腹瀉由細菌侵襲腸黏膜導致炎癥滲出、潰瘍形成引起,嚴重腹瀉可致肛周皮膚糜爛。
表現為便意頻繁但排便量少,排便后仍有未排盡感。這是直腸受炎癥刺激產(chǎn)生的典型癥狀,患者常自覺(jué)肛門(mén)墜脹,長(cháng)時(shí)間蹲廁可能導致直腸脫垂。老年患者易因此誤認為便秘而濫用瀉藥。
重癥患者可出現面色蒼白、四肢濕冷、血壓下降等感染性休克表現。兒童更易發(fā)生中毒性腦病,表現為嗜睡、譫妄或昏迷。這類(lèi)患者腹瀉癥狀可能不明顯,但病情兇險,需立即搶救治療。
細菌性痢疾患者應臥床休息,給予易消化的流質(zhì)飲食如米湯、藕粉,避免牛奶等產(chǎn)氣食物。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(zhì),可飲用淡鹽水或口服補液鹽。所有排泄物需消毒處理,餐具單獨煮沸消毒。密切觀(guān)察體溫、脈搏、血壓及尿量變化,出現意識改變或尿量減少需立即就醫?;謴推谌皂殘猿钟盟?,過(guò)早停藥易導致慢性帶菌或復發(fā)。
小兒細菌性胃腸炎一般幾天能好
新生兒血液有細菌嚴重嗎
有細菌性陰道炎可以生孩子嗎
小兒細菌性感冒的癥狀有哪些
小兒細菌性陰道炎的癥狀
細菌性痢疾的傳播途徑包括
細菌性結膜炎的癥狀及治療
病毒性痢疾傳播途徑有哪些癥狀
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(xiàn)答疑
立即咨詢(xú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