濕疹止癢有哪些方法?濕疹止癢六法來(lái)試試

濕疹是最常見(jiàn)多發(fā)的皮膚病,原因復雜。有多種皮損表現,形態(tài)各異,可有潮紅、丘疹、水皰、滲液、糜爛、流滋、結痂、肥厚、皸裂等癥狀。中醫根據其性質(zhì)特征,有淫穢瘡濕毒瘡濕潰瘍等病名。根據發(fā)病部位的不同,耳部者為旋耳瘡,手為瘡,陰囊部為繡球風(fēng),腿部為四彎風(fēng),小腿部為濕瘡。主要癥狀是瘙癢劇烈,移動(dòng)時(shí)間長(cháng)。臨床上適合癥狀的分型分辨治療。
健脾清濕熱止癢
癥狀表現:四肢呈大小不同的紅疹,稍微滲出或粘性黃痂皮,伴有傷痕,邊緣不清楚,瘙癢??诳嘤终?,食物不香,渴得不想喝,畢黃,大便粘。舌頭是紅色的,苔黃色有點(diǎn)油膩,脈絡(luò )濕潤。
證明脾不健運,濕熱相結。
治則:健脾清濕熱止癢。
方藥:白術(shù)10克,茯苓10克,薏苡仁30克,黃連9克,佩蘭9克,梔子9克,陳皮6克,白鮮皮10克,地膚子9克,滑石9克,竹葉6克,甘草6克,水煎服,日1劑。
滋陰清熱除濕止癢
癥狀表現:軀干、肢體在片狀紅斑基礎上,有數個(gè)或十個(gè)粟粒大丘疹分布,覆少許鱗屑,有時(shí)見(jiàn)黏液滲出,除瘙癢劇烈外,皮損處觸之灼熱,此型濕疹遷延時(shí)間較長(cháng)。伴口渴咽燥,唇干,午后低熱,溲黃便干。舌質(zhì)紅,苔少,脈細滑數。
證明陰津不足,虛熱內生,燒傷皮膚,與濕氣相結合。
治則:滋陰清熱,除濕止癢。
方藥:生地30克,玄參30克,沙參15克,麥冬15克,石斛10克,知母10克,天花粉10克,胡黃連10克,地骨皮10克,車(chē)前子10克,大黃10克(后入),白鮮皮12克,地膚子10克,水煎服,日1劑。
清利肝經(jīng)濕熱止癢
癥狀表現:陰囊部瘙癢嚴重,抓后皮膚變紅,少量黃白粘液滲出,呈糜爛狀,邊緣不清??诳什幌牒?,頭暈,小畢色黃,尿有熱感。舌質(zhì)紅,苔黃有點(diǎn)膩,脈弦數。
證明肝經(jīng)濕熱下注,包含在陰囊部。
治則:清利肝濕熱止癢。
方藥:龍膽草10克、梔子10克、黃芩苷10克、柴胡9克、車(chē)前子10克、澤瀉9克、木通5克、白鮮皮12克、苦參10克、地皮10克、甘草6克、水煎服、日1劑。
除了頑固的濕氣止癢
癥狀表現:雙手背、雙小腿的正側和腳踝,發(fā)生大小不同的紅褐色皮膚損傷,陣發(fā)性劇烈瘙癢,伴有刮痕和粘液,邊緣不清楚,接觸灼熱,春夏季節癥狀?lèi)夯?/p>
證明書(shū)是頑固的聚集。
治療方法:除去頑固的濕氣,消除瘙癢。
方藥:土茯苓50克,苦參30克,薏仁30克,黃柏30克,白礬30克,五倍子30克,白鮮皮30克,蛇床30克,地皮30克,水煎適量等待溫度,浸泡或用紗布蘸藥液頻繁清洗患部,每次30分鐘,每天2~3次,2天1劑。
養血潤膚祛濕止癢
癥狀表現:軀干四肢出現大小不同的淡褐色皮疹,伴有傷痕、血痂、粘痂、色素沉著(zhù),部分苔蘚變化,邊緣不明。身體疲勞無(wú)力,納差,癢劇影響睡眠。舌質(zhì)淡,苔薄,脈弱。病程很長(cháng)。
日久血氣虛弱,皮膚失養,體內濕潤,聚集在一起。
治則:養血潤膚,除濕止癢。
方藥:當歸15克,白芍20~30克,熟地20~30克,川芎10克,何首烏15克,阿膠10克(烊化),土茯苓12克,苦參10克,白鮮皮15克,地膚子10克,水煎服,日1劑。
祛濕疏風(fēng)止癢
癥狀表現:雙手掌、手背、足跖,皮膚粗糙,有細薄鱗屑及搔痕,或見(jiàn)黏液滲出,皮損高出皮膚表面,色呈淡褐,邊緣不清,癢感劇烈。
證明:濕熱長(cháng),感受風(fēng)侵。
治則:除濕疏風(fēng)止癢。
方藥:苦參30克,土茯苓30克,黃柏30克,何首烏30克,蛇床30克,地皮30克,防風(fēng)30克,白痣30克,水煎適量溫,洗患部,每次20分鐘,每天2~3次,2天1劑。
陰莖濕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
小兒濕疹容易反復發(fā)作嗎
臉上出濕疹是什么原因
尖銳濕疹要查什么項目
寶寶水皰型濕疹癥狀
如何區別濕疹和痱子
全身濕疹是什么原因
臉上濕疹是什么原因
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(xiàn)答疑
立即咨詢(xú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