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燒期間一般可以喝牛奶,但需根據個(gè)體消化情況調整。牛奶含有優(yōu)質(zhì)蛋白和鈣等營(yíng)養素,有助于補充能量,但部分人群可能出現胃腸不適。
牛奶中的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易于消化吸收,可為發(fā)熱患者提供必需氨基酸。發(fā)熱時(shí)代謝加快,蛋白質(zhì)需求增加,適量飲用溫熱的牛奶有助于維持營(yíng)養平衡。建議選擇低脂或脫脂牛奶,減少消化負擔。若飲用后無(wú)腹脹、腹瀉等反應,可每日攝入200-300毫升。
部分病毒性感染可能伴隨暫時(shí)性乳糖酶缺乏,導致乳糖不耐受癥狀加重。此時(shí)飲用牛奶可能引發(fā)腹痛、腹瀉,影響水分補充。胃腸功能較弱者或幼兒發(fā)燒時(shí),可改用舒化奶或酸奶替代。合并細菌性腸炎等消化道疾病時(shí),應暫停牛奶攝入直至癥狀緩解。
發(fā)熱期間除牛奶外,建議少量多次補充溫水、淡鹽水或口服補液鹽,每日飲水量保持在1500-2000毫升。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的粥類(lèi)、面條為主,搭配蒸蛋、蘋(píng)果泥等食物。避免辛辣刺激或高糖飲品,注意監測體溫變化。若持續高熱超過(guò)3天或出現精神萎靡、尿量減少等癥狀,應及時(shí)就醫排查病因。
181次瀏覽 2025-11-19
0次瀏覽 2025-11-19
178次瀏覽 2025-11-19
176次瀏覽 2025-11-19
743次瀏覽 2023-08-28
371次瀏覽 2025-11-19
202次瀏覽 2025-11-19
153次瀏覽 2025-11-19
132次瀏覽 2025-11-19
174次瀏覽 2025-11-19
207次瀏覽 2025-11-19
420次瀏覽 2025-11-19
105次瀏覽 2025-11-19
363次瀏覽 2025-11-19
0次瀏覽 2025-11-19
286次瀏覽 2025-11-19
59次瀏覽 2025-07-15
0次瀏覽 2025-11-19
224次瀏覽 2025-11-19
184次瀏覽 2025-11-19
135次瀏覽 2025-11-19
0次瀏覽 2025-11-19
1036次瀏覽
1096次瀏覽
785次瀏覽
774次瀏覽
913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