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在疾病的治療上更具有針對性,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體質(zhì),進(jìn)行治療和調理,并且治療的也更加徹底,因此很多人患了疾病都喜歡采用中醫治療,濕疹是一種難根治的疾病,尤其是手部出現的濕疹,那么中醫治療手部濕疹的方法是什么?
中醫治療手部濕疹
手濕疹的方便主要集中在人體的皮膚表層。其特點(diǎn)為對稱(chēng)性、滲出性、瘙癢性、多形性和復發(fā)性等。根據發(fā)病過(guò)程中的皮損表現不同,分為急性、亞急性和慢性三種類(lèi)型。中醫認為手濕疹主要的發(fā)病的原因是由于風(fēng)濕寒邪而造成的。針對這一疾病,究竟都有哪些中醫療法呢?
1.取爐甘石30克,孩兒茶20克,冰片10克,共研成細末,貯瓶備用,有滲出液者可用上藥撒之,無(wú)滲出者用麻油調勻涂擦患處,每天2次。適用于急性濕疹。
2.取黃柏、龍膽草、苦參各30克,共研成細末,瓶裝備用,有滲出液者可用藥粉撒之,無(wú)滲出液則用麻油調勻涂擦患處,每天2次。適用于亞急性濕疹。
3.取生蒲黃、龍骨、烏賊骨各等份,研成細末,過(guò)篩,將此粉直接撒于患處,滲液濕透藥粉時(shí),再繼續撒藥。再用藥時(shí),不要將原已干燥的藥粉去掉。適用于急性濕疹滲液多者。
4.取明礬、皂礬、黃丹赤以及石脂各30克,將它們放一起研成細末,再加入麻油。
將藥厚厚地涂于患處,將藥稍干后用紗布包裹,待其干燥結痂自行脫落而愈。適用于頑固性慢性濕疹。
5.取密陀僧15克,冰片10克,雄黃5克,蛇床子10克,黃柏10克,地膚子5克,共研成細末,裝瓶備用,用時(shí)取藥粉適量,加食醋調成糊狀,涂擦患處,每天3次。適用于頑固性濕疹。
6.取滑石、五倍子、明礬各15克,蛋黃油適量,滑石、五倍子、明礬共研成細末,再用蛋黃油調成糊狀,外涂患處,每天2次。適用于陰囊濕疹。
7.取大楓子50克,苦參50克,蛇床子15克,浮萍15克,荊芥15克,川芎15克,蒼耳子30克,仙鶴草30克,加水1500~2000毫升,煎沸15~20分鐘,濾取藥液,倒入盆中,趁熱熏洗患處,待藥液變溫時(shí),可坐浴,每天2次。適用于肛門(mén)濕疹。
0次瀏覽 2025-08-08
0次瀏覽 2025-08-08
854次瀏覽 2023-09-06
0次瀏覽 2025-08-08
0次瀏覽 2025-08-08
0次瀏覽 2025-08-08
0次瀏覽 2025-08-08
0次瀏覽 2025-08-08
0次瀏覽 2025-08-08
0次瀏覽 2025-08-08
0次瀏覽 2025-08-08
380次瀏覽 2024-09-25
0次瀏覽 2025-08-08
0次瀏覽 2025-08-08
0次瀏覽 2025-08-08
0次瀏覽 2025-08-08
0次瀏覽 2025-08-08
0次瀏覽 2025-08-08
0次瀏覽 2025-08-08
0次瀏覽 2025-08-08
0次瀏覽 2025-08-08
0次瀏覽 2025-08-08
4458次瀏覽
4711次瀏覽
4516次瀏覽
4288次瀏覽
4344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