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炎可能由細菌感染、病毒感染、支原體感染、吸入性損傷、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。肺炎通常表現為咳嗽、發(fā)熱、胸痛、呼吸困難等癥狀,可通過(guò)藥物治療、氧療、物理治療等方式緩解。
細菌感染是肺炎的常見(jiàn)原因,肺炎鏈球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流感嗜血桿菌等細菌可能導致肺部炎癥。細菌性肺炎通常起病急驟,伴隨高熱、咳黃痰等癥狀。治療需遵醫囑使用抗生素,如阿莫西林膠囊、頭孢呋辛酯片、左氧氟沙星片等藥物。日常需保持室內通風(fēng),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。
流感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、腺病毒等病毒感染可能引發(fā)病毒性肺炎。病毒性肺炎多表現為干咳、肌肉酸痛、乏力,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腹瀉。治療以對癥支持為主,可遵醫囑使用奧司他韋膠囊、扎那米韋吸入粉霧劑等抗病毒藥物?;疾∑陂g需多飲水,保證充足休息。
肺炎支原體感染常見(jiàn)于青少年和兒童,可能導致支原體肺炎?;颊咄ǔ1憩F為持續性干咳、低熱、咽痛,部分伴有皮疹。治療需使用大環(huán)內酯類(lèi)抗生素,如阿奇霉素分散片、克拉霉素片等藥物?;謴推趹苊鈩×疫\動(dòng),注意補充蛋白質(zhì)和維生素。
誤吸食物、胃內容物或有害氣體可能導致吸入性肺炎。這類(lèi)肺炎常見(jiàn)于吞咽功能障礙者或醉酒人群,表現為突發(fā)嗆咳、呼吸急促。治療需清除呼吸道異物,必要時(shí)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,如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注射液。日常進(jìn)食時(shí)應保持坐姿,細嚼慢咽。
長(cháng)期使用免疫抑制劑、HIV感染、惡性腫瘤等情況可能導致免疫功能受損,增加真菌性肺炎或卡氏肺孢子菌肺炎風(fēng)險。這類(lèi)肺炎往往起病隱匿,可能出現持續低熱、消瘦。治療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復方磺胺甲惡唑片、伏立康唑片等藥物?;颊咝杓訌姞I(yíng)養,避免去人群密集場(chǎng)所。
預防肺炎需注意保持良好生活習慣,戒煙限酒,保證充足睡眠。天氣變化時(shí)及時(shí)增減衣物,避免受涼。建議老年人、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接種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。出現持續咳嗽、發(fā)熱等癥狀時(shí)應盡早就醫,避免自行用藥?;謴推诳蛇M(jìn)行適度呼吸訓練,如腹式呼吸、縮唇呼吸等有助于肺功能康復。
571次瀏覽 2025-10-24
412次瀏覽 2025-10-24
95次瀏覽 2025-10-24
174次瀏覽 2025-03-21
96次瀏覽 2025-10-24
105次瀏覽 2025-10-24
149次瀏覽 2025-10-24
163次瀏覽 2025-10-24
50次瀏覽 2025-10-24
87次瀏覽 2025-10-24
425次瀏覽 2025-10-24
153次瀏覽 2025-10-24
57次瀏覽 2025-10-24
77次瀏覽 2025-10-24
125次瀏覽 2025-10-24
125次瀏覽 2025-10-24
97次瀏覽 2025-10-24
370次瀏覽 2024-09-25
122次瀏覽 2025-10-24
84次瀏覽 2025-10-24
469次瀏覽 2025-10-24
150次瀏覽 2025-10-24
719次瀏覽
382次瀏覽
740次瀏覽
481次瀏覽
567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