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出血可能由鼻腔干燥、外傷、炎癥、高血壓、血液病等原因引起,可通過(guò)局部壓迫、冷敷、藥物止血、電凝止血、手術(shù)治療等方式處理。鼻出血在多數情況下可自行停止,但反復或大量出血需及時(shí)就醫。
氣候干燥或長(cháng)期處于空調環(huán)境可能導致鼻腔黏膜水分流失,血管脆性增加引發(fā)出血。建議使用生理鹽水噴霧濕潤鼻腔,避免用力擤鼻。若出血量少,可捏住鼻翼5-10分鐘壓迫止血,同時(shí)用冰袋冷敷鼻梁部位。
挖鼻、撞擊等機械損傷會(huì )直接破壞鼻腔血管。兒童常見(jiàn)因異物插入導致黏膜損傷。出血時(shí)可讓患者前傾身體,防止血液倒流嗆咳。持續出血需使用吸收性明膠海綿填塞鼻腔,或遵醫囑外用云南白藥粉止血。
急性鼻炎、鼻竇炎會(huì )引起黏膜充血腫脹,伴隨打噴嚏時(shí)血管破裂??勺襻t囑使用鹽酸羥甲唑啉噴霧劑收縮血管,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控制感染。慢性炎癥患者需長(cháng)期使用布地奈德鼻噴霧劑減輕黏膜水腫。
血壓驟升可能導致鼻腔后部動(dòng)脈破裂,出血呈噴射狀且難以自止。需立即監測血壓,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降壓,同時(shí)用凡士林紗條后鼻孔填塞。此類(lèi)患者應定期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長(cháng)效降壓藥物。
白血病、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疾病會(huì )導致凝血功能障礙。出血常為雙側性且伴牙齦出血、皮下瘀斑。需輸注血小板懸液改善凝血功能,口服氨甲環(huán)酸片輔助止血,并針對原發(fā)病進(jìn)行化療或免疫抑制治療。
預防鼻出血需保持室內濕度50%-60%,避免辛辣刺激飲食。高血壓患者應每日監測血壓,血液病患者需定期復查血常規。反復出血者建議進(jìn)行鼻內鏡檢查,排除鼻腔血管瘤等器質(zhì)性病變。日??蛇m量補充維生素C增強血管韌性,但禁止擅自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藥物。
162次瀏覽 2025-11-17
249次瀏覽 2025-11-17
114次瀏覽 2025-11-17
0次瀏覽 2025-11-17
131次瀏覽 2025-11-17
95次瀏覽 2025-11-17
127次瀏覽 2025-11-17
154次瀏覽 2025-11-17
284次瀏覽 2025-11-17
134次瀏覽 2025-11-17
157次瀏覽 2025-11-17
191次瀏覽 2025-11-17
187次瀏覽 2025-07-15
113次瀏覽 2025-11-17
153次瀏覽 2025-11-17
92次瀏覽 2025-07-15
0次瀏覽 2025-11-17
0次瀏覽 2025-11-17
139次瀏覽 2025-11-17
167次瀏覽 2025-11-17
114次瀏覽 2025-11-17
132次瀏覽 2025-11-17
1173次瀏覽
663次瀏覽
922次瀏覽
685次瀏覽
870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