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兒的消化系統發(fā)育不成熟,局部抗感染能力差,特別是夏季,更容易發(fā)生小兒腹瀉,所以預防小兒腹瀉非常重要。需要注意以下四方面:
注意飲食衛生
俗話(huà)說(shuō)"病從口入",夏季是病原菌滋生的季節,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,特別是加強飲食和飲水衛生對于預防夏季小兒腹瀉是非常重要的。此外要盡量放棄奶瓶,而改用碗勺喂奶,因為奶瓶容易污染,不易清洗消毒,特別是橡膠奶頭,很容易被病菌污染,導致小兒腹瀉。如果一定要用奶瓶需嚴格消毒,配奶前應先用肥皂流動(dòng)水將雙手洗凈,不能給孩子喝生水,及吃過(guò)多的冷飲,生吃瓜果要洗凈。喂剩的奶液最好丟棄,以免變質(zhì)。
最好母乳喂養
母乳含有小兒所需要的多種消化酶和抗體,容易消化和吸收,而且衛生、經(jīng)濟、方便,可預防小兒腹瀉。世界衛生組織認為,若廣泛宣傳母乳喂養,全世界每年可使100萬(wàn)嬰兒免于死亡。母親注意乳頭的清潔,給寶寶喂奶前應用干凈毛巾仔細擦洗乳頭。
添加輔食不可過(guò)急
嬰兒生長(cháng)發(fā)育迅速,生長(cháng)發(fā)育需要的熱量和營(yíng)養物質(zhì)較多,所以當每日奶量達到1000毫升或每次奶量達到200毫升時(shí),母乳喂養和人工喂養的孩子都應該添加輔食,才能保證嬰兒正常生長(cháng)發(fā)育。為防止添加輔食引起腸道功能紊亂,必須遵循下列原則,即由少量到多量,由稀到稠,由細到粗。每次只添加一種,適應一段時(shí)間,如果孩子食欲正常,大便次數及性狀正常,再考慮添加第二種。如果添加輔食后大便次數增加,性狀異常,即應暫緩添加,等大便正常后,再從較小量開(kāi)始。添加輔食不能急躁,孩子患病期間或天氣炎熱時(shí)容易腹瀉,應推遲添加輔食。
飲食要規律
1歲以前的寶寶每天可以吃5餐,早、午、晚三次正餐,中間加兩次點(diǎn)心或水果。1歲以后的寶寶每天可以吃4頓,早、午、晚三次正餐,中間加一次點(diǎn)心或水果。喂食過(guò)多、過(guò)少、不規律,都可導致消化系統紊亂而出現腹瀉。不能暴飲暴食,夏季不能無(wú)節制地喝飲料和吃冷食。同時(shí),家長(cháng)應注意根據天氣的變化隨時(shí)為孩子增減衣物,避免寶寶腹部著(zhù)涼。
854次瀏覽 2023-09-06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92次瀏覽 2025-07-15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0次瀏覽 2025-08-12
5381次瀏覽
4416次瀏覽
4412次瀏覽
4373次瀏覽
5842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