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疊肚是一種中藥材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、活血化瘀等功效,主要用于治療咽喉腫痛、跌打損傷、癰腫瘡毒等癥狀。
牛疊肚性寒,能夠清熱解毒,適用于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、口腔潰瘍等癥狀。其有效成分能夠抑制炎癥反應,減輕局部紅腫熱痛。對于風(fēng)熱感冒初期出現的咽痛、扁桃體發(fā)炎,可配合其他清熱藥物使用。使用時(shí)應避免與溫熱性質(zhì)藥物同服,脾胃虛寒者慎用。
牛疊肚含有多種活性成分,能夠減輕組織水腫和疼痛感,對跌打損傷引起的局部淤血腫脹有明顯緩解作用。外用時(shí)可將新鮮牛疊肚搗爛敷于患處,內服則需配伍活血化瘀藥材。孕婦及皮膚破損處禁止外用,過(guò)敏體質(zhì)者使用前需做皮膚測試。
牛疊肚能夠促進(jìn)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,消散淤血,適用于淤血阻滯引起的痛經(jīng)、關(guān)節腫痛等癥狀。其活血作用有助于改善微循環(huán),加速損傷組織修復。月經(jīng)量過(guò)多者及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,服用抗凝藥物者需咨詢(xún)醫師。
牛疊肚提取物對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,能夠減輕感染性皮膚病的炎癥反應。對于癰腫瘡毒、濕疹等皮膚問(wèn)題,可配合其他抗菌藥物使用。使用期間應保持患處清潔干燥,出現過(guò)敏反應應立即停用。
牛疊肚中的多糖類(lèi)物質(zhì)能夠調節機體免疫功能,增強抵抗力。對于反復發(fā)作的呼吸道感染、慢性炎癥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。長(cháng)期使用需監測免疫功能,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。
使用牛疊肚時(shí)應注意體質(zhì)辨識,虛寒體質(zhì)者不宜長(cháng)期服用。新鮮牛疊肚外敷時(shí)間不宜超過(guò)4小時(shí),內服劑量需遵醫囑。服藥期間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,出現腹瀉、皮疹等不良反應應及時(shí)就醫。建議在中醫師指導下辨證使用,避免自行配伍其他藥材。儲存時(shí)應置于陰涼干燥處,防止霉變。
132次瀏覽 2025-11-07
113次瀏覽 2025-11-07
177次瀏覽 2025-11-07
87次瀏覽 2025-11-07
141次瀏覽 2025-11-07
300次瀏覽 2025-11-07
233次瀏覽 2025-11-07
187次瀏覽 2025-07-15
953次瀏覽 2025-11-07
212次瀏覽 2025-11-07
64次瀏覽 2025-11-07
123次瀏覽 2025-11-07
225次瀏覽 2025-11-07
169次瀏覽 2025-11-07
223次瀏覽 2025-11-07
174次瀏覽 2025-03-21
208次瀏覽 2025-11-07
134次瀏覽 2025-11-07
382次瀏覽 2025-11-07
1303次瀏覽 2025-11-07
143次瀏覽 2025-11-07
142次瀏覽 2025-11-07
872次瀏覽
573次瀏覽
503次瀏覽
868次瀏覽
606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