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功能異常是指肝臟在代謝、解毒、合成等功能上出現障礙的病理狀態(tài),可能由病毒性肝炎、脂肪肝、藥物損傷、酒精性肝病、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因素引起,主要表現為乏力、食欲減退、黃疸、腹脹等癥狀。
病毒性肝炎是導致肝功能異常的常見(jiàn)原因,主要包括甲型、乙型、丙型等肝炎病毒感染?;颊呖赡艹霈F惡心、嘔吐、皮膚黃染等癥狀。治療時(shí)可遵醫囑使用恩替卡韋分散片、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片、聚乙二醇干擾素α-2a注射液等抗病毒藥物,同時(shí)需避免飲酒和過(guò)度勞累。
脂肪肝分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,與肥胖、高脂飲食等因素相關(guān)。早期可能無(wú)癥狀,嚴重時(shí)可出現右上腹隱痛、乏力。治療需控制體重、調整飲食結構,必要時(shí)使用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、水飛薊賓膠囊等護肝藥物,并定期監測肝功能指標。
部分抗生素、解熱鎮痛藥、抗結核藥等可能引起肝細胞壞死或膽汁淤積,表現為轉氨酶升高、皮膚瘙癢。發(fā)現異常應立即停用可疑藥物,遵醫囑使用復方甘草酸苷片、谷胱甘肽片等解毒保肝藥物,用藥期間需嚴格監測肝功能變化。
長(cháng)期過(guò)量飲酒會(huì )導致肝細胞脂肪變性、炎癥甚至纖維化,常見(jiàn)癥狀包括肝區疼痛、蜘蛛痣。治療核心是絕對戒酒,配合營(yíng)養支持,嚴重者可選用美他多辛膠囊、腺苷蛋氨酸腸溶片等促進(jìn)酒精代謝和改善膽汁淤積的藥物。
自身免疫性肝炎或原發(fā)性膽汁性膽管炎等疾病因免疫系統攻擊肝組織導致異常,多見(jiàn)于女性,伴隨關(guān)節痛、皮膚干燥等癥狀。治療需使用潑尼松片、熊去氧膽酸膠囊等免疫抑制劑和利膽藥物,需長(cháng)期隨訪(fǎng)調整用藥方案。
日常應保持規律作息,避免熬夜和過(guò)度疲勞。飲食以低脂高蛋白為主,適量攝入新鮮蔬菜水果,限制腌制、燒烤類(lèi)食物。嚴格遵醫囑用藥,禁止自行服用保健品或偏方。建議每3-6個(gè)月復查肝功能、超聲等檢查,出現皮膚鞏膜黃染、腹水等癥狀需立即就醫。戒煙限酒,適度運動(dòng)控制體重,注意個(gè)人衛生預防肝炎病毒感染。
148次瀏覽 2025-09-18
96次瀏覽 2025-09-18
83次瀏覽 2025-09-18
301次瀏覽 2025-09-18
460次瀏覽 2025-09-18
401次瀏覽 2024-09-25
118次瀏覽 2025-09-18
80次瀏覽 2025-09-18
112次瀏覽 2025-09-18
92次瀏覽 2025-09-18
187次瀏覽 2025-07-15
32次瀏覽 2025-09-18
111次瀏覽 2025-09-18
175次瀏覽 2025-09-18
97次瀏覽 2025-09-18
199次瀏覽 2025-09-18
220次瀏覽 2025-09-18
172次瀏覽 2025-09-18
426次瀏覽 2025-09-18
135次瀏覽 2025-09-18
115次瀏覽 2025-09-18
132次瀏覽 2025-09-18
322次瀏覽
239次瀏覽
286次瀏覽
5077次瀏覽
5183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