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兒胃腸炎不腹瀉僅嘔吐可通過(guò)調整飲食、口服補液鹽、益生菌制劑、止吐藥物、抗感染治療等方式緩解。胃腸炎通常由病毒或細菌感染、飲食不當、過(guò)敏反應、腸道菌群紊亂、寄生蟲(chóng)感染等原因引起。
嘔吐期間需暫停固體食物4-6小時(shí),可少量多次喂食溫開(kāi)水或口服補液鹽溶液。癥狀緩解后從米湯、稀粥等流質(zhì)飲食開(kāi)始,逐漸過(guò)渡到面條、饅頭等低脂低纖維食物。避免高糖、高脂及乳制品攝入,母乳喂養嬰兒可繼續哺乳但需縮短單次喂養時(shí)間。
口服補液鹽Ⅲ能預防和糾正脫水,每袋需用250毫升溫開(kāi)水沖調。每次嘔吐后補充2-5毫升/公斤體重,24小時(shí)內按50-100毫升/公斤體重分次服用。若出現尿量減少、哭時(shí)無(wú)淚等脫水癥狀,需立即就醫進(jìn)行靜脈補液。
枯草桿菌二聯(lián)活菌顆??烧{節腸道菌群平衡,雙歧桿菌三聯(lián)活菌散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。益生菌需用40℃以下溫水送服,避免與抗生素同服。對于輪狀病毒等病毒感染性胃腸炎,益生菌能縮短病程。
多潘立酮混懸液通過(guò)阻斷多巴胺受體抑制嘔吐,需餐前15-30分鐘服用。嚴重嘔吐可考慮使用昂丹司瓊口崩片,該藥為5-HT3受體拮抗劑,能有效控制化療或胃腸炎引發(fā)的嘔吐,但兒童使用需嚴格遵醫囑。
細菌性胃腸炎可選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干混懸劑或頭孢克肟顆粒,寄生蟲(chóng)感染需使用阿苯達唑片。病毒感染無(wú)須抗生素治療,諾如病毒感染病程通常持續12-60小時(shí)。所有抗菌藥物使用前需進(jìn)行糞便常規或培養檢查。
家長(cháng)需每日記錄嘔吐次數、尿量及精神狀態(tài),嘔吐物帶血或呈咖啡渣樣需急診處理?;謴推诒3植途呦?,養成飯前洗手習慣。嘔吐緩解24小時(shí)后可逐步恢復正常飲食,但一周內避免生冷、刺激性食物。若嘔吐持續超過(guò)48小時(shí)或出現嗜睡、前囟凹陷等表現,應立即前往兒科急診。
0次瀏覽 2025-08-22
0次瀏覽 2025-08-22
0次瀏覽 2025-08-22
0次瀏覽 2025-08-22
0次瀏覽 2025-08-22
0次瀏覽 2025-08-22
0次瀏覽 2025-08-22
0次瀏覽 2025-08-22
0次瀏覽 2025-08-22
0次瀏覽 2025-08-22
0次瀏覽 2025-08-22
0次瀏覽 2025-08-22
0次瀏覽 2025-08-22
0次瀏覽 2025-08-22
0次瀏覽 2025-08-22
0次瀏覽 2025-08-22
0次瀏覽 2025-08-22
59次瀏覽 2025-07-15
0次瀏覽 2025-08-22
0次瀏覽 2025-08-22
0次瀏覽 2025-08-22
357次瀏覽 2024-09-25
4842次瀏覽
4592次瀏覽
4678次瀏覽
4677次瀏覽
4671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