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氣管哮喘屬于中醫“哮病”范疇,是一種比較頑固的疾病,如果忽視治療,可以伴隨終身。
大部分哮喘患者都存在過(guò)敏現象或者有過(guò)敏性鼻炎,有過(guò)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發(fā)病前兆會(huì )有打噴嚏、流鼻涕、鼻癢、眼癢、流淚等癥狀。
哮喘因寒誘發(fā),素體陽(yáng)虛,痰從寒化,屬寒痰為患,則發(fā)為冷哮。若因熱邪誘發(fā),素體陽(yáng)盛,痰從熱化,屬痰熱為患,則表現為熱哮。若哮喘反復發(fā)作,寒痰傷及脾腎之陽(yáng),痰熱耗灼肺腎之陰,則可從實(shí)轉虛,表現為脾腎陽(yáng)虛或肺腎陰虛。在我們的臨床實(shí)踐中,絕大部分患者都表現為脾腎陽(yáng)虛的癥候,有極少數肺腎陰虛的患者,也合并有脾腎陽(yáng)虛的癥候。
“哮喘專(zhuān)主于痰”?!疤怠笔侨梭w內津液不歸正化而變生的病理產(chǎn)物,既可因病而生,也可因停積致病,是導致多種疾病的病理因素,故現今稱(chēng)之為第二病因。
然深究之,畢竟“痰非病本,乃病之標,必有所以致之者”,痰的產(chǎn)生,主要是由于肺不能布散津液,脾不能運化精微,腎不能蒸化水液,以致津液凝聚成痰,伏藏于肺,成為發(fā)病的潛在“宿根”,因各種誘因而誘發(fā)。
古人云:“腎為生痰之本,脾為生痰之源,肺為貯痰之器”,形象地說(shuō)明了肺、脾、腎三臟的功能失調是造成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礎,而脾腎陽(yáng)虛,特別是腎陽(yáng)的衰憊則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病因,“其標在肺,其本在脾腎”是本病的主要特點(diǎn),所以健脾化痰、溫腎納氣是本病治本的關(guān)鍵。
135次瀏覽 2025-09-18
83次瀏覽 2025-09-18
301次瀏覽 2025-09-18
112次瀏覽 2025-09-18
80次瀏覽 2025-09-18
97次瀏覽 2025-09-18
172次瀏覽 2025-09-18
187次瀏覽 2025-07-15
426次瀏覽 2025-09-18
199次瀏覽 2025-09-18
92次瀏覽 2025-09-18
175次瀏覽 2025-09-18
111次瀏覽 2025-09-18
96次瀏覽 2025-09-18
132次瀏覽 2025-09-18
59次瀏覽 2025-07-15
118次瀏覽 2025-09-18
32次瀏覽 2025-09-18
220次瀏覽 2025-09-18
460次瀏覽 2025-09-18
148次瀏覽 2025-09-18
115次瀏覽 2025-09-18
252次瀏覽
355次瀏覽
301次瀏覽
260次瀏覽
221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