滋陰的中藥主要有熟地黃、麥冬、枸杞子、女貞子、北沙參等。滋陰類(lèi)中藥主要用于改善陰虛引起的潮熱盜汗、口干咽燥、頭暈目眩等癥狀,需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使用。
熟地黃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炮制加工品,具有補血滋陰、益精填髓的功效。適用于肝腎陰虛引起的腰膝酸軟、耳鳴遺精、月經(jīng)不調等癥狀?,F代研究表明其含梓醇、地黃多糖等成分,可調節免疫功能。使用期間忌食蘿卜、濃茶,脾虛濕盛者慎用。
麥冬為百合科植物麥冬的塊根,歸心、肺、胃經(jīng),能養陰生津、潤肺清心。常用于肺燥干咳、心煩失眠、內熱消渴等陰虛證候。含麥冬皂苷、多糖等活性物質(zhì),具有抗炎、抗氧化作用。風(fēng)寒咳嗽及痰濕壅盛者不宜單獨使用。
枸杞子是茄科植物寧夏枸杞的成熟果實(shí),具有滋補肝腎、益精明目之效。主治肝腎陰虛導致的視力減退、腰膝酸痛、消渴等癥。含枸杞多糖、甜菜堿等成分,可增強免疫力。外感實(shí)熱及脾虛便溏者應控制用量。
女貞子為木犀科植物女貞的成熟果實(shí),功能補肝腎陰、烏須明目。適用于肝腎陰虛所致的須發(fā)早白、目暗不明、骨蒸潮熱等癥狀。其含齊墩果酸、女貞苷等成分,具有保肝作用。脾胃虛寒泄瀉者需配伍溫中藥使用。
北沙參為傘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根,歸肺、胃經(jīng),能養陰清肺、益胃生津。多用于肺熱燥咳、勞嗽痰血、熱病津傷等陰虛證。含揮發(fā)油、香豆素類(lèi)物質(zhì),有鎮咳祛痰功效。風(fēng)寒咳嗽及中寒便溏者忌服。
服用滋陰中藥期間應保持作息規律,避免熬夜耗傷陰液。飲食宜選擇銀耳、百合、黑芝麻等滋陰食材,忌食辛辣燥熱食物。若出現腹脹、腹瀉等不適需及時(shí)調整用藥,長(cháng)期服用者建議定期復診評估體質(zhì)變化。陰虛體質(zhì)者夏季需注意防暑降溫,冬季避免過(guò)度溫補以防助熱傷陰。
0次瀏覽 2025-11-04
232次瀏覽 2025-11-04
228次瀏覽 2025-11-04
556次瀏覽 2025-11-04
242次瀏覽 2025-11-04
226次瀏覽 2025-11-04
244次瀏覽 2025-11-04
243次瀏覽 2025-11-04
0次瀏覽 2025-11-04
0次瀏覽 2025-11-04
211次瀏覽 2025-11-04
227次瀏覽 2025-11-04
0次瀏覽 2025-11-04
336次瀏覽 2025-11-04
0次瀏覽 2025-11-04
715次瀏覽 2024-01-05
200次瀏覽 2025-11-04
0次瀏覽 2025-11-04
316次瀏覽 2025-11-04
912次瀏覽 2023-09-06
684次瀏覽 2025-11-04
0次瀏覽 2025-11-04
710次瀏覽
577次瀏覽
788次瀏覽
689次瀏覽
747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