磁石具有鎮靜安神、平肝潛陽(yáng)、聰耳明目、納氣平喘等功效,主要用于治療驚悸失眠、頭暈目眩、耳鳴耳聾、腎虛氣喘等癥狀。磁石是氧化物類(lèi)礦物尖晶石族磁鐵礦的礦石,主要含有四氧化三鐵,需炮制后入藥。
磁石歸心經(jīng),能鎮驚安神,適用于心肝失養或陰虛陽(yáng)亢引起的心神不寧、驚悸失眠。常與朱砂、黃連等配伍使用,如磁朱丸。心神不安可能與情志失調、氣血不足有關(guān),表現為入睡困難、易驚醒等癥狀。使用磁石時(shí)應避免與含鈣藥物同服,以免影響藥效。
磁石質(zhì)重沉降,可平抑肝陽(yáng),改善肝陽(yáng)上亢導致的頭暈目眩、煩躁易怒。臨床多與石決明、珍珠母等同用。肝陽(yáng)上亢常因長(cháng)期精神緊張或肝腎陰虛導致,可能伴隨頭痛、面紅耳赤等癥狀。高血壓患者使用需監測血壓變化。
磁石能益腎聰耳,治療腎虛耳鳴耳聾,常配伍熟地黃、山茱萸等補腎藥物。對于肝腎不足引起的視物昏花,可與枸杞子、菊花同用。耳鳴可能與年齡增長(cháng)、噪音損傷有關(guān),表現為蟬鳴樣或嗡嗡聲。使用期間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。
磁石歸腎經(jīng),可助腎納氣,緩解腎不納氣所致的虛喘,多與五味子、胡桃肉配伍。腎虛氣喘常見(jiàn)于慢性肺部疾病患者,活動(dòng)后氣促加重。治療期間需注意防寒保暖,避免呼吸道感染。
磁石外用可治療瘡瘍腫毒,研末調敷患處?,F代研究顯示其含鐵量高,對缺鐵性貧血有一定輔助作用。使用前需煅制以降低毒性,脾胃虛弱者慎用。磁石不宜長(cháng)期大量服用,以免引起鐵過(guò)量。
使用磁石需在中醫師指導下進(jìn)行,根據體質(zhì)和證型配伍其他藥物。日常應保持規律作息,避免過(guò)度勞累。飲食宜清淡,適量食用黑芝麻、核桃等補腎食物。耳鳴患者需減少噪音暴露,頭暈者改變體位時(shí)應緩慢。若出現惡心、腹痛等不良反應應及時(shí)停藥就醫。孕婦及肝功能異常者禁用磁石。
0次瀏覽 2025-11-13
0次瀏覽 2025-11-13
0次瀏覽 2025-11-13
0次瀏覽 2025-11-13
0次瀏覽 2025-11-13
187次瀏覽 2025-07-15
0次瀏覽 2025-11-13
0次瀏覽 2025-11-13
912次瀏覽 2023-09-06
0次瀏覽 2025-11-13
0次瀏覽 2025-11-13
0次瀏覽 2025-11-13
0次瀏覽 2025-11-13
0次瀏覽 2025-11-13
0次瀏覽 2025-11-13
0次瀏覽 2025-11-13
0次瀏覽 2025-11-13
0次瀏覽 2025-11-13
0次瀏覽 2025-11-13
0次瀏覽 2025-11-13
0次瀏覽 2025-11-13
0次瀏覽 2025-11-13
1062次瀏覽
895次瀏覽
1021次瀏覽
849次瀏覽
883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