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床上,脾胃虛熱患者主要有胃痰灼熱感,常有饑餓感,口干,尿黃,舌紅等癥狀。如果出現這些癥狀,可以認為脾胃虛熱?;颊呖梢詮酿B胃陰、清熱的角度來(lái)著(zhù)手,到醫院看病,然后根據具體情況服用中藥湯劑進(jìn)行治療。
生活中有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脾胃虛弱的癥狀,主要受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有關(guān),不健康的習慣會(huì )導致身體亞健康狀態(tài),慢慢身體各器官的功能也會(huì )受到影響,那么脾胃虛弱吃什么中成藥好?
調節脾胃虛弱的藥物需要根據患者的年齡,身體狀況進(jìn)行給藥,然后由專(zhuān)科醫生進(jìn)行針對性治療。例如,老年人的脾胃虛弱。我們可以用理中丸、,歸脾丸和香香砂養胃丸來(lái)治療。中青年脾胃虛弱者可用四君子湯,香砂六君子湯,香砂養胃丸等。脾胃虛弱的年輕患者經(jīng)常會(huì )夾濕或夾有食滯,所以建議使用參芪白術(shù)散這類(lèi)中藥來(lái)強化脾胃,除了中成藥治療外,還可以選擇一些健脾胃的中藥。
1.西洋參:益氣養陰,清火解毒,適用于肺虛,長(cháng)期咳嗽,哮喘咳嗽,咯血,失語(yǔ)等癥狀。西洋參涼,所以服用后不會(huì )上火,氣虛患者特別適合。氣虛患者主要表現為疲勞,精神不振,氣短,出汗,聲音低等。
2.人參:大補元氣,具有補益身體,強身健體,抗衰老,適用于慢性病,心悸,四肢冰冷,氣短,心力衰竭,神經(jīng)衰弱等,可以提高免疫功能,促進(jìn)疾病。
3.黃芪:適用于自汗,盜汗,水腫,內傷,疲勞,脾虛,腹瀉,直腸脫垂及各種氣虛血瘀病。然而高燒,口渴,便秘和其他正發(fā)燒的人不建議服用。
4.黨參:可補中益氣,生津養血,常用于氣虛,氣短,心悸,食少,大便稀,氣喘,口渴,氣血兩虛,黃疸,頭暈,栓塞,病后體質(zhì)虛弱,營(yíng)養不良等癥狀。
5.白術(shù):益氣健脾,利濕,止汗,可用于脾虛,倦怠,自汗,由積水引起的水腫,妊娠虛弱,胎兒不安,足腫脹等癥狀。
22次瀏覽 2025-07-21
15次瀏覽 2025-07-21
15次瀏覽 2025-07-21
0次瀏覽 2025-07-21
18次瀏覽 2025-07-21
18次瀏覽 2025-07-21
15次瀏覽 2025-07-21
11次瀏覽 2025-07-21
17次瀏覽 2025-07-21
0次瀏覽 2025-07-21
35次瀏覽 2025-07-21
9次瀏覽 2025-07-21
835次瀏覽 2023-09-06
30次瀏覽 2025-07-21
17次瀏覽 2025-07-21
17次瀏覽 2025-07-21
18次瀏覽 2025-07-21
6次瀏覽 2025-07-21
18次瀏覽 2025-07-21
700次瀏覽 2023-08-28
11次瀏覽 2025-07-21
18次瀏覽 2025-07-21
4412次瀏覽 2024-12-14
4261次瀏覽 2024-12-19
4334次瀏覽 2025-01-07
4192次瀏覽 2024-11-10
4088次瀏覽 2025-02-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