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炎呼吸難受可通過(guò)保持半臥位休息、吸氧治療、霧化吸入、藥物治療、胸腔穿刺引流等方式緩解。肺炎呼吸難受通常由肺部感染、胸腔積液、氣道痙攣、肺組織實(shí)變、呼吸肌疲勞等原因引起。
1、保持半臥位休息
采取半臥位可減輕膈肌壓迫,幫助肺部擴張。建議將床頭抬高30-45度,用枕頭支撐腰背部。該方式適用于輕度呼吸困難的肺炎患者,能緩解因平臥導致的胸悶氣促癥狀。需注意避免長(cháng)時(shí)間保持同一姿勢,每2小時(shí)調整體位。
2、吸氧治療
低流量吸氧可改善血氧飽和度,常用鼻導管給氧,氧流量控制在2-5升/分鐘。適用于血氧分壓低于60mmHg或指脈氧低于90%的患者。治療期間需監測氧合指標,避免氧中毒。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炎者,應采用控制性氧療。
3、霧化吸入
通過(guò)霧化器將布地奈德混懸液、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等藥物轉化為微小顆粒直達氣道。能快速緩解支氣管痙攣,稀釋痰液,改善通氣功能。每日可重復進(jìn)行2-3次,每次10-15分鐘。操作后需漱口防止口腔真菌感染。
4、藥物治療
細菌性肺炎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、左氧氟沙星片、頭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。病毒性肺炎可配合奧司他韋膠囊抗病毒。伴有喘息者可聯(lián)用多索茶堿片平喘。所有藥物均需嚴格遵醫囑使用,完成全程治療。
5、胸腔穿刺引流
對于合并大量胸腔積液導致呼吸困難者,需在超聲定位下行胸腔穿刺術(shù)。通過(guò)放置引流管排出積液,恢復肺膨脹功能。術(shù)后需定期更換敷料,觀(guān)察引流液性狀,預防氣胸、出血等并發(fā)癥。
肺炎患者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維持適宜溫濕度。飲食選擇高蛋白、高維生素的流質(zhì)或半流質(zhì)食物,少量多餐。每日飲水1500-2000毫升有助于稀釋痰液?;謴推诳蛇M(jìn)行腹式呼吸訓練,逐步增加活動(dòng)量。若出現口唇紫紺、意識模糊等嚴重缺氧表現,須立即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