腎衰竭可通過(guò)控制原發(fā)病、飲食調整、藥物治療、透析治療、腎移植等方式治療。腎衰竭通常由糖尿病腎病、高血壓腎病、慢性腎小球腎炎、多囊腎、藥物性腎損傷等原因引起。
糖尿病腎病和高血壓腎病是腎衰竭的常見(jiàn)原因,嚴格控制血糖和血壓有助于延緩腎功能惡化。糖尿病腎病患者需定期監測糖化血紅蛋白,高血壓腎病患者應將血壓控制在目標范圍內。遵醫囑使用降糖藥如二甲雙胍片、胰島素注射液,或降壓藥如纈沙坦膠囊、氨氯地平片等。
低蛋白飲食可減輕腎臟負擔,每日蛋白攝入量需根據腎功能分期調整。限制鈉鹽攝入有助于控制水腫和高血壓,避免高鉀食物如香蕉、土豆以防高鉀血癥。建議在營(yíng)養師指導下制定個(gè)性化食譜,適量補充必需氨基酸制劑如復方α-酮酸片。
糾正腎性貧血可使用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,改善鈣磷代謝紊亂需服用碳酸鈣片或司維拉姆片??刂撇l(fā)癥如心力衰竭可選用呋塞米片,尿毒癥瘙癢癥狀可用加巴噴丁膠囊。所有藥物均需根據腎小球濾過(guò)率調整劑量,避免腎毒性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。
血液透析通過(guò)機器清除體內代謝廢物,通常每周需進(jìn)行3次治療。腹膜透析利用腹膜作為濾過(guò)膜,可在家中進(jìn)行每日交換。兩種方式各有優(yōu)劣,血液透析效率更高但心血管負擔大,腹膜透析對殘余腎功能保護更好但存在感染風(fēng)險。
終末期腎病患者可考慮腎移植手術(shù),活體親屬供腎效果優(yōu)于遺體供腎。術(shù)后需終身服用免疫抑制劑如他克莫司膠囊、霉酚酸酯片預防排斥反應。移植腎功能良好者可基本恢復正常生活,但需定期監測藥物濃度和腎功能指標。
腎衰竭患者需嚴格限制每日液體入量,監測體重變化預防容量負荷過(guò)重。保持適度運動(dòng)如散步、太極拳,避免劇烈運動(dòng)加重代謝負擔。戒煙限酒,保證充足睡眠,定期復查腎功能、電解質(zhì)等指標。出現水腫加重、呼吸困難等緊急情況需立即就醫。與主治醫生保持密切溝通,根據病情變化及時(shí)調整治療方案。
0次瀏覽 2025-11-25
0次瀏覽 2025-11-25
0次瀏覽 2025-11-25
0次瀏覽 2025-11-25
401次瀏覽 2024-09-25
0次瀏覽 2025-11-25
0次瀏覽 2025-11-25
0次瀏覽 2025-11-25
0次瀏覽 2025-11-25
0次瀏覽 2025-11-25
0次瀏覽 2025-11-25
0次瀏覽 2025-11-25
0次瀏覽 2025-11-25
0次瀏覽 2025-11-25
0次瀏覽 2025-11-25
0次瀏覽 2025-11-25
0次瀏覽 2025-11-25
0次瀏覽 2025-11-25
0次瀏覽 2025-11-25
912次瀏覽 2023-09-06
0次瀏覽 2025-11-25
0次瀏覽 2025-11-25
763次瀏覽
868次瀏覽
1191次瀏覽
946次瀏覽
991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