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脈炎是靜脈輸液治療中最常見(jiàn)的并發(fā)癥之一,其發(fā)生主要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血管壁內膜受損繼發(fā)的炎癥反應,表現為靜脈局部疼痛、紅腫、水腫或局部條索狀,甚至出現硬結的炎性改變。PICC在留置過(guò)程中發(fā)生的靜脈炎,包括機械性、化學(xué)性、細菌性以及血栓性靜脈炎。
(一)機械性靜脈炎
一旦出現機械性靜脈炎應高度重視,立即采取處理措施,避免發(fā)展為慢性炎癥。
1、指導患者抬高患肢,以利于靜脈回流,減輕局部水腫。
2、靜脈炎部位予以對癥治療:多磺酸黏多糖乳膏、雙氯芬酸鈉乳膏。
3、75百分號乙醇溶液濕敷:具有局部麻醉。鎮痛的功效,可減輕疼痛癥狀,增加患者舒適感。同時(shí)乙醇溶液具有穿透性強、擴張血管的特性,在使用藥物之前先用75百分號乙醇溶液局部濕敷10min,可以促進(jìn)下一步藥物更好、更快地吸收,從而提高療效。
4、50百分號硫酸鎂溶液濕敷:硫酸鎂的高滲透性具有迅速消退局部炎性水腫的作用,同時(shí)鎂離子具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、增強內皮細胞完整性的作用。硫酸鎂在空氣中具有易結晶的特性,所以使用時(shí)要經(jīng)常添加藥液,可以在其外輔以保鮮膜包裹,以保持紗布濕潤。
5、如意金黃散外敷:如意金黃散加蜂蜜或麻油調勻成糊狀后外敷,以無(wú)菌紗布覆蓋,起到局部濕潤。避免污染的作用。
6、傷口敷料:水膠體敷料、軟聚硅酮敷貼等。
7、熱敷或紅外線(xiàn)照射。
(二)細菌性靜脈炎
可常規按照機械性靜脈炎處理,如果癥狀較輕時(shí),予以水膠體敷料固定,還可選用0.5-1.0)活力碘濕敷穿刺點(diǎn)和(或)慶大霉素、地塞米松濕敷穿刺點(diǎn)。如有膿性分泌物時(shí)應取樣做細菌培養,革蘭陽(yáng)性菌應使用活力碘濕敷,革蘭陰性菌使用慶大霉素濕敷效果更好。但應注意取樣前避免使用消毒劑,以免影響培養結果。遵醫囑進(jìn)行抗感染治療,如效果不佳時(shí)可考慮拔管。
0次瀏覽 2025-07-30
0次瀏覽 2025-07-30
343次瀏覽 2024-09-25
59次瀏覽 2025-07-15
0次瀏覽 2025-07-30
0次瀏覽 2025-07-30
0次瀏覽 2025-07-30
0次瀏覽 2025-07-30
0次瀏覽 2025-07-30
0次瀏覽 2025-07-30
0次瀏覽 2025-07-30
0次瀏覽 2025-07-30
0次瀏覽 2025-07-30
0次瀏覽 2025-07-30
0次瀏覽 2025-07-30
0次瀏覽 2025-07-30
0次瀏覽 2025-07-30
0次瀏覽 2025-07-30
0次瀏覽 2025-07-30
0次瀏覽 2025-07-30
0次瀏覽 2025-07-30
0次瀏覽 2025-07-30
4458次瀏覽
4312次瀏覽
4256次瀏覽
4444次瀏覽
4297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