橘紅具有理氣寬中、燥濕化痰的功效,主要用于治療咳嗽痰多、食積傷酒、嘔惡痞悶等癥狀。橘紅的作用主要有改善胃腸功能、促進(jìn)消化、緩解呼吸道不適、輔助解酒、調節氣機。
橘紅含有揮發(fā)油、黃酮類(lèi)等成分,能夠刺激胃腸蠕動(dòng),幫助緩解脘腹脹滿(mǎn)、食欲不振等癥狀。對于飲食積滯引起的噯氣、惡心,橘紅可通過(guò)促進(jìn)胃液分泌加速食物分解。胃腸功能紊亂患者使用橘紅時(shí)需注意陰虛燥咳者慎用。
橘紅中的檸檬烯等成分能增強消化酶活性,對肉類(lèi)、油膩食物引起的消化不良有明顯改善作用。暴飲暴食后出現胃脘痞悶時(shí),橘紅可與山楂配伍增強消食效果。脾胃虛弱者長(cháng)期大量服用可能加重腹瀉癥狀。
橘紅醇提取物具有鎮咳祛痰作用,適用于外感風(fēng)寒引起的咳嗽痰多。其有效成分能稀釋呼吸道黏液,促進(jìn)痰液排出。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發(fā)作期可用橘紅配杏仁增強化痰功效,但肺熱咳嗽者不宜單獨使用。
橘紅能加速乙醇代謝,減輕酒后頭痛、惡心等不適。其醒脾化濕功效可改善酒精導致的胃腸功能紊亂。建議飲酒前服用橘紅制劑預防醉酒,嚴重酒精中毒者仍需及時(shí)就醫。
橘紅歸肺脾經(jīng),能疏通郁滯的氣機,改善胸膈滿(mǎn)悶、情緒抑郁伴隨的軀體癥狀。肝胃不和導致的脅脹、噯氣可用橘紅配伍香附調理。氣陰兩虛者使用需配伍補氣養陰藥物。
使用橘紅時(shí)建議選擇正規中藥飲片,避免與辛辣刺激食物同食。風(fēng)寒咳嗽者可配合生姜煎服,痰熱咳嗽宜配伍浙貝母。長(cháng)期服用需中醫辨證,出現口干、便秘等燥熱癥狀應減量。日常保存需置陰涼干燥處,霉變結塊后禁止使用。孕婦及過(guò)敏體質(zhì)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,兒童用量需嚴格遵醫囑調整。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174次瀏覽 2025-03-2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715次瀏覽 2024-01-05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844次瀏覽
748次瀏覽
496次瀏覽
574次瀏覽
691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