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疸是每一個(gè)寶寶都會(huì )出現的癥狀,而黃疸分為很多種,很多寶寶都會(huì )患上母乳性黃疸。當患有母乳性黃疸之后,就需要暫時(shí)停掉母乳,可以采取光療的方式進(jìn)行治療,也可以通過(guò)藥物的方式進(jìn)行治療,當黃疸好了之后,就可以繼續吃母乳了。
新生兒黃疸發(fā)生率約有50%,一般會(huì )自動(dòng)消退,然而,隨著(zhù)母乳喂養率上升,母乳性黃疸的檢出率明顯增加。據統計,母乳性黃疸可占到新生兒黃疸發(fā)生率的20%以上,母乳性黃疸一般可持續2~3個(gè)月,那么,母乳性黃疸怎么辦?
1、光療
藍光能使血清膽紅素下降。對于已經(jīng)確診的母乳性黃疸足月兒,如果血清膽紅素實(shí)在太高,超過(guò)220μmol/L的絕對峰值,可先通過(guò)光療把峰值降下來(lái)。研究發(fā)現,波長(cháng)425~475nm的藍光下能使血清膽紅素下降,經(jīng)這種光線(xiàn)照射后,膽紅素會(huì )被轉化,并通過(guò)尿和膽汁排出體外。
將寶寶置于光箱前應用黑眼罩(紗布裹黑紙)遮蓋雙目,每小時(shí)改變一次體位以增加光照面積,并要注意給小兒補充水分以防脫水。一般應連續照24小時(shí),或間隔照10小時(shí),歇半天后再繼續照,療程為兩到三天。
2、多曬曬太陽(yáng)
而癥狀不太嚴重的小兒,每天多曬曬太陽(yáng)也可以退黃,因為陽(yáng)光中也有藍光存在。但曬太陽(yáng)時(shí),不能隔著(zhù)玻璃,要暴露在日光下,如果溫度超過(guò)30℃,可考慮讓小兒裸體曬,讓皮膚盡情接觸日光中的藍光,但要注意遮住眼睛。
母乳性黃疸有什么癥狀
母乳性黃疸的特征表現為新生兒,用母乳喂養后4至5天左右,就會(huì )出現黃疸,這個(gè)現象一般是持續大半個(gè)月的,黃疸現象有新生兒的皮膚會(huì )變黃,鞏膜等組織,也會(huì )受到黃染的,但是新生兒體內其他方面,暫時(shí)還是比較正常的。
之后黃疸會(huì )慢慢的加深,然后新生兒的尿液、痰、淚液還有汗液,也會(huì )出現被黃染的現象,另外病理性黃疸除了也一樣出現皮膚、鞏膜、尿液等發(fā)黃外,新生兒也會(huì )出現有貧血、新生兒的體溫不正常、不肯吃奶、還有嘔吐等癥狀,這個(gè)時(shí)候新生兒,就要先停下喝母乳幾天了,幾天后黃疸會(huì )逐漸消退。
130次瀏覽 2025-10-03
210次瀏覽 2025-10-03
818次瀏覽 2025-10-03
416次瀏覽 2025-10-03
259次瀏覽 2025-10-03
743次瀏覽 2023-08-28
159次瀏覽 2025-10-03
224次瀏覽 2025-10-03
226次瀏覽 2025-10-03
221次瀏覽 2025-10-03
466次瀏覽 2025-10-03
135次瀏覽 2025-10-03
201次瀏覽 2025-10-03
227次瀏覽 2025-10-03
3332次瀏覽 2025-10-03
219次瀏覽 2025-10-03
150次瀏覽 2025-10-03
295次瀏覽 2025-10-03
121次瀏覽 2025-10-03
518次瀏覽 2025-10-03
86次瀏覽 2025-10-03
263次瀏覽 2025-03-21
208次瀏覽
173次瀏覽
262次瀏覽
208次瀏覽
5107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