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選中藥食療方法
中藥食療通過(guò)藥食同源原理調理體質(zhì),常用方法包括黃芪燉雞、山藥粥、枸杞菊花茶等。
氣血不足表現為面色蒼白、乏力,黃芪燉雞是經(jīng)典食療方。黃芪30克與老母雞同燉,補氣健脾;當歸生姜羊肉湯適合冬季溫補,當歸15克、生姜10片與羊肉500克慢燉;五紅湯用紅棗、紅豆、紅皮花生、枸杞、紅糖各20克煮水,適合女性經(jīng)后調養。
脾虛濕重易出現腹脹、舌苔厚膩,茯苓薏米粥可健脾利濕。茯苓15克、薏米30克與粳米同煮;冬瓜赤小豆湯取冬瓜連皮500克、赤小豆50克煲湯;陳皮山楂茶用陳皮5克、山楂10克沸水沖泡,適合飯后消食化積。
陰虛體質(zhì)常見(jiàn)口干咽燥、皮膚干燥,銀耳百合羹能滋陰潤肺。干銀耳10克泡發(fā)后與鮮百合50克燉煮;雪梨川貝盅將雪梨挖芯填入川貝粉3克蒸熟;麥冬天冬茶取麥冬、天冬各10克代茶飲,適合秋季燥咳。
陽(yáng)虛畏冷者可選用肉桂紅糖茶。肉桂粉3克沖入紅糖水;姜棗茶用生姜5片、紅棗6枚煮沸;杜仲核桃粥取杜仲10克布包與核桃仁30克、粳米同煮,適合腰膝冷痛者。
實(shí)熱體質(zhì)易生痤瘡、口瘡,綠豆甘草湯能清熱解毒。綠豆50克、生甘草5克煮湯;荷葉決明子茶用鮮荷葉半張、決明子10克沖泡;馬齒莧涼拌取鮮品100克焯水后加蒜泥調味。
中藥食療需辨證施膳,濕熱體質(zhì)忌溫補,虛寒體質(zhì)慎用寒涼。日??膳浜习硕五\調節氣血運行,推薦晨起練習"雙手托天理三焦"式。飲食注意體質(zhì)匹配,氣虛者多食小米、山藥,血瘀者適量添加玫瑰花、山楂。存儲藥材需防潮避光,鮮品藥膳建議當日食用。持續性癥狀或復雜體質(zhì)建議中醫師面診后定制方案,避免自行長(cháng)期大量使用單一藥材。
減肥泡腳的中藥有哪些
復禾遷移
煎中藥可以放幾天嗎
復禾遷移
消瘦喝中藥調理脾胃虛弱會(huì )胖嗎
復禾遷移
中藥調理真的能減肥嗎
復禾遷移
煎好的中藥可以存放多久
復禾遷移
濕氣最怕一味中藥,用它泡水三天
復禾遷移
健脾去濕氣的中藥喝了會(huì )胖么
復禾遷移
一味藥化72種結石是什么中藥
復禾遷移
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(xiàn)答疑
立即咨詢(xú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