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兒肺熱咳嗽是臨床上較為常見(jiàn)的兒童呼吸系統疾病,通常采用服用藥物的方式進(jìn)行治療,同時(shí)配合適當日常護理,以緩解癥狀。
小兒肺熱咳嗽的臨床主要表現有反復咳嗽、痰液多、黃痰粘稠、咽干咽痛、面赤唇紅、口臭、大便干燥等。部分患兒可能伴有咳喘、哮喘等癥狀。通常表現為白天咳嗽少,夜間咳嗽加重。
針對小兒肺熱咳嗽,較推薦中藥制劑,患兒可在醫生指導下,服用臨床常用的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等藥物。該藥物是由麻黃、苦杏仁、石膏、甘草、知母、金銀花、黃芩等共11味中藥組成的,其組方來(lái)源于張仲景的《傷寒雜病論》麻杏甘石湯和白虎湯加減而成,具有清熱解毒、宣肺化痰的功效,對于熱邪犯于肺衛所致發(fā)熱、汗出、微惡風(fēng)寒、咳嗽、痰黃,或兼喘息、口干而渴等癥狀有較為明顯的治療效果。
除上述藥物治療外,日常生活中,家長(cháng)應適量給孩子補充維生素、蛋白質(zhì)、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,每天多飲水,適量吃水果。同時(shí),室內常開(kāi)窗通風(fēng),但也要注意保暖,避免著(zhù)涼,保持室內溫度、適度適宜。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