肛周膿腫在臨床上表現為患者肛門(mén)周?chē)霈F小硬塊或腫塊,繼而疼痛加劇、紅腫發(fā)熱、墜脹不適、坐臥不寧、夜不能眠、大便秘結、排尿不暢成里急后重等直腸刺激癥狀。并隨之出現全身不適、精神疲憊乏力、體溫升高、食欲減退、寒戰高熱等全身中毒癥狀。
肛周膿腫主要是肛門(mén)灼痛或跳痛,排便或行走時(shí)加重,少數有排尿困難;可伴有發(fā)冷、發(fā)熱、全身不適等癥狀;B超可測及膿腔,血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計數增多; 肛門(mén)周?chē)杏步Y或腫塊,局部溫度增高、壓痛或有波動(dòng)。位于肛提肌以上的膿腫,直腸指檢可觸及壓痛性腫塊,直腸內穿刺可抽出膿液。
肛周膿腫的診斷方法有哪些?
1、擠壓法診斷肛周膿腫:具體方法是:即采用分葉狀肛門(mén)鏡擴張暴露膿腫部位的隱窩,然后壓迫膿腫,以觀(guān)察膿汁排出之所在,即可確定內口。
2、雙合診診斷肛周膿腫:具體方法是:把食指插入肛管,拇指在皮膚觸摸,膿腫波動(dòng)員明顯的皮膚及粘膜最薄區,即是區口、外口的位置。
3、肛門(mén)鏡檢查診斷肛周膿腫:通過(guò)肛門(mén)鏡可見(jiàn)肛隱窩局部充血,并且有膿性分泌物。
4、探針檢查診斷肛周膿腫:在肛門(mén)窺器下,用探針鉤隱窩,較易進(jìn)入,且有溢膿者,即為內口。也可在術(shù)中,切開(kāi)引流時(shí)探及內口。此操作需要注意不要使用粗暴的手法。
5、亞甲藍溶液染色診斷肛周膿腫。
治療原則: (1)膿腫一旦形成,及時(shí)切開(kāi)排膿,以免膿腫向深部和周?chē)M織蔓延擴散。
(2)切口要大,使引流通暢,不留死腔,防止復發(fā)。
(3)對提肛肌以下的低位膿腫,要爭取找到原發(fā)內口,一次徹底根治,以免形成肛瘺,再次手術(shù)。
(4)對高位以及復雜膿腫,不能輕易一次切開(kāi),以防損傷肛門(mén)功能,引起大便失禁,最好等病情穩定之后二次手術(shù)。
0次瀏覽 2025-07-31
0次瀏覽 2025-07-31
0次瀏覽 2025-07-31
0次瀏覽 2025-07-31
0次瀏覽 2025-07-31
843次瀏覽 2023-09-06
0次瀏覽 2025-07-31
0次瀏覽 2025-07-31
0次瀏覽 2025-07-31
0次瀏覽 2025-07-31
0次瀏覽 2025-07-31
0次瀏覽 2025-07-31
0次瀏覽 2025-07-31
0次瀏覽 2025-07-31
0次瀏覽 2025-07-31
0次瀏覽 2025-07-31
0次瀏覽 2025-07-31
0次瀏覽 2025-07-31
0次瀏覽 2025-07-31
92次瀏覽 2025-07-15
0次瀏覽 2025-07-31
0次瀏覽 2025-07-31
4252次瀏覽
4319次瀏覽
4330次瀏覽
4386次瀏覽
4311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