鸝黃一般是指中藥黃連,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等功效,主要用于濕熱痞滿(mǎn)、嘔吐吞酸、瀉痢、黃疸、高熱神昏、心火亢盛、心煩不寐、血熱吐衄、目赤牙痛、消渴、癰腫疔瘡等癥狀。
黃連性寒味苦,歸心、脾、胃、肝、膽、大腸經(jīng),能清除濕熱邪氣。對于胃腸濕熱導致的腹瀉、痢疾,可配伍木香、黃芩等藥物;肝膽濕熱引發(fā)的黃疸,常與茵陳、梔子同用。濕熱下注引起的帶下黃稠,可配合黃柏、蒼術(shù)等藥材。使用黃連素片、鹽酸小檗堿片等制劑時(shí)需遵醫囑。
黃連能清泄心胃實(shí)火,適用于高熱煩躁、神昏譫語(yǔ)等癥,多與黃芩、黃柏配伍。對于熱毒瘡瘍,可外用黃連軟膏或與金銀花、連翹同煎內服。血熱妄行導致的鼻出血、牙齦出血,可配合地黃、牡丹皮等涼血藥物。三黃片、牛黃解毒片等中成藥也含黃連成分。
黃連所含小檗堿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痢疾桿菌等有抑制作用。臨床用于細菌性痢疾時(shí)可選用黃連素膠囊;治療結膜炎可用黃連滴眼液;皮膚感染可外涂黃連膏。與白頭翁、秦皮配伍可增強抗腸道感染效果。
黃連提取物能改善胰島素抵抗,輔助降低血糖。糖尿病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含黃連的消渴丸、糖脈康顆粒等中成藥。常與天花粉、麥冬配伍用于陰虛內熱型消渴癥,但不可替代降糖藥物。
黃連中的藥根堿具有奎尼丁樣作用,能延長(cháng)心肌動(dòng)作電位時(shí)程。對于心悸、脈數等癥,可配伍苦參、甘草等藥物。使用穩心顆粒、參松養心膠囊等含黃連成分藥物時(shí),需監測心電圖變化。
黃連不宜長(cháng)期大量服用,脾胃虛寒者慎用。服藥期間避免辛辣油膩飲食,出現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應及時(shí)停用。建議在中醫師指導下辨證使用,不可自行配伍或超量服用。日??纱钆滢曹尤?、山藥等健脾食材減輕苦寒之性。
54次瀏覽 2025-11-23
208次瀏覽 2025-11-23
145次瀏覽 2025-11-23
50次瀏覽 2025-11-23
61次瀏覽 2025-11-23
743次瀏覽 2023-08-28
0次瀏覽 2025-11-23
88次瀏覽 2025-11-23
47次瀏覽 2025-11-23
124次瀏覽 2025-11-23
152次瀏覽 2025-11-23
182次瀏覽 2025-11-23
98次瀏覽 2025-11-23
50次瀏覽 2025-11-23
125次瀏覽 2025-11-23
96次瀏覽 2025-11-23
119次瀏覽 2025-11-23
181次瀏覽 2025-11-23
84次瀏覽 2025-11-23
83次瀏覽 2025-11-23
65次瀏覽 2025-11-23
174次瀏覽 2025-03-21
1270次瀏覽
1122次瀏覽
828次瀏覽
880次瀏覽
1033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