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行性腮腺炎簡(jiǎn)稱(chēng)流腮,俗稱(chēng)痄腮。四季均有流行,以冬、春季常見(jiàn)。是兒童和青少年期常見(jiàn)的呼吸道傳染病。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、全身性感染,以腮腺腫痛為主要特征,有時(shí)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。常見(jiàn)的并發(fā)癥為病毒腦炎、睪丸炎、胰腺炎及卵巢炎。
腮腺炎病毒屬副黏液病毒科。病人是傳染源,通過(guò)直接接觸、飛沫、唾液的吸入為主要傳播途徑。接觸病人后2~3周發(fā)病。流行性腮腺炎前驅癥狀較輕,主要表現為一側或兩側以耳垂為中心,向前、后、下腫大,腫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邊緣不清,表面發(fā)熱,有觸痛。7至10天消退。本病為自限性疾病,目前尚缺乏特效藥物,抗生素治療無(wú)效。一般預后良好。
檢查
1.常規檢查
白細胞計數正?;蛏缘?,有腎炎并發(fā)癥者可出現蛋白尿及紅、白血細胞。
2.血清和尿淀粉酶測定
90百分號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輕度和中度增高,有助診斷。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與腮腺腫脹程度成正比。
3.血清學(xué)檢查
補體結合實(shí)驗或酶聯(lián)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補體結合抗體:即抗S和抗V抗體,抗S抗體可作為早期感染證據,6~12個(gè)月逐漸下降消失;抗V抗體在發(fā)病1個(gè)月達高峰,6個(gè)月后逐漸下降,2年后達低水平并持續存在?;謴推陔p份血清測定v抗體效價(jià)4倍以上升高,也可確診。
4.病毒分離
早期患者可在唾液、尿、血、腦脊液中分離到病毒。
診斷
根據流行情況及接觸史,以及腮腺腫大的特征,診斷并不困難。如遇不典型的可疑病例,可按上述實(shí)驗室檢查方法進(jìn)一步明確診斷。
發(fā)熱,畏寒,疲倦,食欲不振,1~2日后單側或雙側非化膿性腮腺腫痛或其他唾液腺腫痛。吃酸性食物時(shí)脹痛更為明顯。腮腺管口可見(jiàn)紅腫。末梢血白細胞計數正?;蛏缘?,后期淋巴細胞增加。發(fā)病前1~4周與腮腺炎病人有密切接觸史。
112次瀏覽 2025-10-27
878次瀏覽 2023-09-06
86次瀏覽 2025-10-27
79次瀏覽 2025-10-27
45次瀏覽 2025-10-27
78次瀏覽 2025-10-27
83次瀏覽 2025-10-27
174次瀏覽 2025-03-21
88次瀏覽 2025-10-27
44次瀏覽 2025-10-27
63次瀏覽 2025-10-27
71次瀏覽 2025-10-27
80次瀏覽 2025-10-27
78次瀏覽 2025-10-27
68次瀏覽 2025-10-27
55次瀏覽 2025-10-27
170次瀏覽 2025-10-27
101次瀏覽 2025-10-27
107次瀏覽 2025-10-27
89次瀏覽 2025-10-27
65次瀏覽 2025-10-27
310次瀏覽 2025-10-27
485次瀏覽
763次瀏覽
791次瀏覽
817次瀏覽
778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