嬰兒濕疹可通過(guò)保濕護理、外用藥物、口服藥物、光療、中醫調理等方式治療。嬰兒濕疹通常由皮膚屏障功能異常、過(guò)敏反應、免疫功能紊亂、遺傳因素、環(huán)境刺激等原因引起。
嬰兒濕疹的基礎治療是保濕護理,可選擇無(wú)香料、無(wú)刺激的保濕霜,如凡士林、尿素軟膏等。每日多次涂抹,尤其在洗澡后立即使用,有助于修復皮膚屏障功能。家長(cháng)需避免使用堿性肥皂或過(guò)熱的水清潔嬰兒皮膚,減少皮膚刺激。
外用藥物是治療嬰兒濕疹的常用方法,輕度濕疹可使用弱效糖皮質(zhì)激素軟膏,如氫化可的松乳膏。中重度濕疹可選用中效糖皮質(zhì)激素,如糠酸莫米松乳膏。非激素類(lèi)外用藥物如他克莫司軟膏、吡美莫司乳膏也可用于面部或長(cháng)期治療。
對于瘙癢嚴重的嬰兒濕疹,可遵醫囑使用抗組胺藥物,如氯雷他定糖漿、西替利嗪滴劑等。合并細菌感染時(shí)需使用抗生素,如頭孢克洛干混懸劑。免疫抑制劑如環(huán)孢素口服液僅用于嚴重頑固性濕疹,須在醫生嚴格監督下使用。
紫外線(xiàn)光療適用于頑固性嬰兒濕疹,窄譜UVB是常用方法。光療需在專(zhuān)業(yè)醫療機構進(jìn)行,治療前需評估嬰兒年齡和病情嚴重程度。光療可能引起皮膚干燥、紅斑等副作用,治療期間需加強皮膚保濕和防曬護理。
中醫認為嬰兒濕疹多與胎毒、濕熱有關(guān),可選用清熱利濕的中藥外洗,如金銀花、野菊花煎水濕敷。內服中藥需根據體質(zhì)辨證施治,常用方劑有消風(fēng)散、茵陳蒿湯等。針灸療法需謹慎選擇,僅適用于較大嬰兒。
嬰兒濕疹治療期間,家長(cháng)需注意保持室內適宜溫濕度,避免過(guò)熱出汗。選擇純棉寬松衣物,減少摩擦刺激。母乳喂養的母親應避免食用易致敏食物,如海鮮、堅果等。定期復診評估療效,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。避免盲目使用偏方或頻繁更換藥物,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不良反應。
156次瀏覽 2025-11-21
74次瀏覽 2025-11-21
54次瀏覽 2025-11-21
133次瀏覽 2025-11-21
108次瀏覽 2025-11-21
638次瀏覽 2025-11-21
115次瀏覽 2025-11-21
73次瀏覽 2025-11-21
117次瀏覽 2025-11-21
174次瀏覽 2025-03-21
134次瀏覽 2025-11-21
70次瀏覽 2025-11-21
80次瀏覽 2025-11-21
54次瀏覽 2025-11-21
263次瀏覽 2025-03-21
106次瀏覽 2025-11-21
129次瀏覽 2025-11-21
136次瀏覽 2025-11-21
109次瀏覽 2025-11-21
565次瀏覽 2025-11-21
208次瀏覽 2025-11-21
249次瀏覽 2025-11-21
832次瀏覽
1278次瀏覽
830次瀏覽
986次瀏覽
1098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