盆腔炎需注意下腹疼痛、異常陰道分泌物、發(fā)熱、排尿不適及月經(jīng)異常等癥狀。盆腔炎主要由細菌感染引起,可能伴隨腰骶酸痛、性交疼痛等表現,需通過(guò)抗生素治療、物理治療等方式干預。
下腹疼痛是盆腔炎最常見(jiàn)癥狀,多表現為持續性鈍痛或墜脹感,活動(dòng)或性交后加重。疼痛位置通常位于恥骨上方,可能向大腿內側放射。部分患者會(huì )出現突發(fā)性劇烈腹痛,提示可能存在輸卵管膿腫破裂等急癥。
異常陰道分泌物表現為量增多、顏色發(fā)黃或呈膿性,常帶有異味。分泌物性狀改變與病原體類(lèi)型相關(guān),淋球菌感染多為膿性分泌物,衣原體感染則呈黏液膿性。需注意區分生理性白帶與病理性分泌物。
發(fā)熱癥狀多出現在急性感染期,體溫可達38-39攝氏度,可伴隨寒戰、乏力等全身癥狀。慢性盆腔炎患者可能出現低熱或不規則發(fā)熱。體溫升高程度與感染嚴重性相關(guān),高熱往往提示需住院治療。
排尿不適包括尿頻、尿急、排尿灼痛等,因炎癥刺激膀胱或尿道所致。嚴重者可出現血尿或膿尿,需與泌尿系統感染鑒別。部分患者會(huì )誤將盆腔炎引起的排尿癥狀當作單純尿路感染自行用藥。
月經(jīng)異常表現為經(jīng)期延長(cháng)、經(jīng)量增多或非經(jīng)期出血,因炎癥影響子宮內膜正常脫落修復。慢性盆腔炎可能導致月經(jīng)周期紊亂,長(cháng)期未治療可能引發(fā)繼發(fā)性不孕。異常出血需排除妊娠相關(guān)疾病及婦科腫瘤。
盆腔炎患者應保持會(huì )陰清潔,避免盆浴及陰道沖洗,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。飲食需增加優(yōu)質(zhì)蛋白和維生素攝入,如雞蛋、魚(yú)肉及西藍花等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。急性期需臥床休息,慢性期可進(jìn)行適度有氧運動(dòng)促進(jìn)盆腔血液循環(huán)。所有治療均需在醫生指導下完成,禁止自行停藥或更改療程。
48次播放 2024-07-20
26377次瀏覽
66124次播放 2020-02-24
56477次瀏覽
60446次瀏覽
51935次瀏覽
57750次瀏覽
54910次播放 2019-12-06
57861次播放 2019-11-18
57929次播放 2018-09-29
92次瀏覽 2025-07-15
86次瀏覽 2025-10-17
0次瀏覽 2025-10-17
164次瀏覽 2025-10-17
59次瀏覽 2025-07-15
97次瀏覽 2025-10-17
71次瀏覽 2025-10-17
54次瀏覽 2025-10-17
96次瀏覽 2025-10-17
65次瀏覽 2025-10-17
277次瀏覽 2025-10-17
0次瀏覽 2025-10-17
99次瀏覽 2025-10-17
145次瀏覽 2025-10-17
99次瀏覽 2025-10-17
177次瀏覽 2025-10-17
89次瀏覽 2025-10-17
101次瀏覽 2025-10-17
130次瀏覽 2025-10-17
113次瀏覽 2025-10-17
150次瀏覽 2025-10-17
75次瀏覽 2025-10-17
202次瀏覽
652次瀏覽
317次瀏覽
212次瀏覽
317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