嬰兒肺炎可通過(guò)保持呼吸道通暢、合理喂養、藥物治療、氧療、住院治療等方式治療。嬰兒肺炎通常由病毒感染、細菌感染、吸入異物、免疫功能低下、環(huán)境因素等原因引起。
嬰兒肺炎可能導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,家長(cháng)需幫助嬰兒保持呼吸道通暢??梢酝ㄟ^(guò)拍背幫助嬰兒排痰,使用吸鼻器清理鼻腔分泌物。保持室內空氣濕潤有助于稀釋痰液,使用加濕器或放置水盆增加空氣濕度。避免煙霧、粉塵等刺激物加重呼吸道癥狀。
肺炎患兒可能出現食欲下降,家長(cháng)需少量多次喂養。母乳喂養的嬰兒應繼續母乳喂養,配方奶喂養的嬰兒可適當稀釋奶粉。保證充足的水分攝入有助于稀釋痰液,防止脫水。喂養時(shí)抬高嬰兒頭部,避免嗆咳或誤吸。
細菌性肺炎需遵醫囑使用抗生素治療,如阿莫西林顆粒、頭孢克洛干混懸劑、阿奇霉素干混懸劑等。病毒感染通常不使用抗生素,可遵醫囑使用抗病毒藥物如奧司他韋顆粒。發(fā)熱時(shí)可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滴劑退熱,咳嗽嚴重時(shí)可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。
重癥肺炎患兒可能出現低氧血癥,需在醫院接受氧療。醫生會(huì )根據血氧飽和度決定是否需要吸氧,通常通過(guò)鼻導管或面罩給氧。氧療期間需密切監測呼吸頻率和血氧變化,防止氧中毒或二氧化碳潴留。
重癥肺炎或出現并發(fā)癥的嬰兒需住院治療。住院期間可進(jìn)行靜脈輸液、霧化吸入等綜合治療。醫生會(huì )監測生命體征,必要時(shí)進(jìn)行胸部X線(xiàn)檢查評估病情。住院治療有助于及時(shí)發(fā)現和處理呼吸衰竭等嚴重并發(fā)癥。
嬰兒肺炎治療期間,家長(cháng)需密切觀(guān)察患兒精神狀態(tài)、呼吸頻率、體溫變化。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溫度適宜。避免帶嬰兒去人群密集場(chǎng)所,減少交叉感染風(fēng)險。遵醫囑按時(shí)服藥,不要自行增減藥物劑量。如出現呼吸急促、口唇發(fā)紺、拒食、嗜睡等癥狀應立即就醫。定期復查評估治療效果,預防復發(fā)。
145次瀏覽 2025-10-26
81次瀏覽 2025-10-26
117次瀏覽 2025-10-26
287次瀏覽 2025-10-26
655次瀏覽 2025-10-26
430次瀏覽 2025-10-26
94次瀏覽 2025-10-26
461次瀏覽 2025-10-26
464次瀏覽 2025-10-26
57次瀏覽 2025-10-26
393次瀏覽 2025-10-26
187次瀏覽 2025-07-15
0次瀏覽 2025-10-26
77次瀏覽 2025-10-26
676次瀏覽 2024-01-05
148次瀏覽 2025-10-26
1106次瀏覽 2025-10-26
187次瀏覽 2025-10-26
496次瀏覽 2025-10-26
521次瀏覽 2025-10-26
72次瀏覽 2025-10-26
985次瀏覽 2025-10-26
822次瀏覽
783次瀏覽
657次瀏覽
707次瀏覽
695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