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具有補充營(yíng)養、促進(jìn)消化、輔助控制體重、保護視力、調節血糖等作用及功效。玉米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、維生素B族、維生素E、葉黃素、玉米黃質(zhì)等營(yíng)養成分,適合大部分人群適量食用。
玉米含有碳水化合物、優(yōu)質(zhì)蛋白、不飽和脂肪酸等基礎營(yíng)養素,可為人體提供能量。其維生素B1含量較高,有助于維持神經(jīng)系統功能;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,能減少自由基對細胞的損傷。玉米胚芽中含有的植物甾醇可輔助調節血脂代謝。
玉米中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含量較豐富,能刺激胃腸蠕動(dòng),縮短食物殘渣在腸道的停留時(shí)間。適量食用可改善功能性便秘,但過(guò)量可能引起腹脹。黃色玉米含有的β-胡蘿卜素在體內可轉化為維生素A,有助于維持消化道黏膜健康。
玉米的膳食纖維遇水膨脹可增加飽腹感,減少其他高熱量食物攝入。其升糖指數中等,作為主食替代精米白面時(shí),有助于平穩餐后血糖波動(dòng)。建議選擇蒸煮等低油烹飪方式,避免油炸玉米片等高熱量加工食品。
黃玉米富含葉黃素和玉米黃質(zhì),這兩種類(lèi)胡蘿卜素是視網(wǎng)膜黃斑區的重要色素成分,能過(guò)濾有害藍光。長(cháng)期適量攝入可降低年齡相關(guān)性黃斑變性風(fēng)險。玉米中的鋅元素參與視紫紅質(zhì)合成,對暗適應能力有積極作用。
玉米中的抗性淀粉和膳食纖維能延緩葡萄糖吸收速度,其鎂元素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。選擇完整顆粒的玉米比玉米粉更有利于血糖控制,但糖尿病患者仍需注意總量。紫玉米含有的花青素可能通過(guò)抗炎途徑輔助改善糖代謝。
建議將玉米作為多樣化膳食的組成部分,普通成人每日食用50-100克鮮玉米為宜。消化功能較弱者可選擇玉米糊等易消化形式,胃腸術(shù)后患者應遵醫囑食用。避免食用霉變玉米,烹飪時(shí)盡量保留玉米須和胚芽以獲取更多活性物質(zhì)。對玉米蛋白過(guò)敏者應嚴格避免相關(guān)食品。
151次瀏覽 2025-09-18
101次瀏覽 2025-09-18
743次瀏覽 2023-08-28
76次瀏覽 2025-09-18
77次瀏覽 2025-09-18
92次瀏覽 2025-09-18
92次瀏覽 2025-09-18
157次瀏覽 2025-09-18
119次瀏覽 2025-09-18
139次瀏覽 2025-09-18
149次瀏覽 2025-09-18
174次瀏覽 2025-03-21
581次瀏覽 2025-09-18
485次瀏覽 2025-09-18
93次瀏覽 2025-09-18
228次瀏覽 2025-09-18
42次瀏覽 2025-09-18
95次瀏覽 2025-09-18
158次瀏覽 2025-09-18
123次瀏覽 2025-09-18
148次瀏覽 2025-09-18
222次瀏覽 2025-09-18
252次瀏覽
355次瀏覽
301次瀏覽
260次瀏覽
221次瀏覽